習近平赴湘西調研 農村扶貧還得靠產業化
日前,習近平赴湘西調研扶貧攻堅,走進生態水果產業基地,了解村里扶貧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情況。習近平表示,發展水果一靠科技,二靠市場,要牢牢盯住市場,看遠一點。這就是農業產業化的思維。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大力推動“一縣一特”政策,積極開展農村扶貧工作,例如發展特色農業。發展水果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生產問題,一個是銷售問題。在各級部分的積極支持下,在生產方面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是銷售是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
由于農民對市場不敏感,而且生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難實際感受到市場供需的變化,一旦遇到供需失衡,造成農產品價格暴跌,農民就會血本無歸。近年來,各種農產品滯銷數見不鮮,僅在11月4日報道出的滯銷事件就有:“湖北農戶百萬斤柑橘滯銷”、“湖南瀏陽生態紫薯滯銷”、“寧夏部分地區稻谷滯銷”、“湖北黃岡11.5萬公斤蘿卜滯銷”等等。
而這些滯銷事件僅僅是報道出來的,從這里就可以看出,要實現發展“一縣一特”推動農村扶貧工作,亟需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農村扶貧必須依靠農業產業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推動農村扶貧工作。
2013年11月4日,財政部發布消息,中央財政將下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8.05億元,大力支持以股份合作社、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為主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促進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提升農業競爭力。財政部的舉措無疑為農村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方向和引導作用。
農村扶貧攻堅工作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地方政府推動農民積極發展特色農業不能僅限于引導農民積極種植,更應當通過各種新型農業經營實體,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強農業產業集聚,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開拓農民增產和增收的渠道,并在適當的時候,拓展農業產業鏈,發展食品產業園區,提升縣域農業的競爭力,從而真正確立“一縣一特”產業政策的持續穩定發展,為農民扶貧致富工作提供長久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