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房貸款證券化看信用卡資產證券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
繼上一篇我們談到《信用卡資產證券化勢在必行,千億市場值得期待》后,本篇我們通過分析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歷程,以期從中為信用卡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提供一些啟示。
從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發展的歷程來看,2005年12月建設銀行發行的“建元2005-1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是我國首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其后建設銀行又于2007年12月發行了“建元2007-1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繼建設銀行后,其他各大銀行也積極籌備將其個人住房貸款轉化為資產支持證券,以降低銀行自身的風險。但自2005年以來,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進程緩慢,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市場規模不足200億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信用卡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截止于2013年上半年,全國個人購房貸款余額為9.07萬億元,即銀行將個人住房貸款實現資產證券化的比例不到0.2%。參照個人住房貸款證券化的比例情況,2013年上半年我國信用卡期末應償信貸總額為1.53萬億元,如果我們按照0.2%的轉化比例進行測算,短期內信用卡資產證券化的市場規模約為32.31億元。相比于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產品,信用卡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更高,因此我們認為信用卡資產證券化的道路依然漫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