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蒙三國總理訪華 哪一個隱形行業才是最大受益者?
2013年10月22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印度總理辛格、蒙古國總理諾羅布·阿勒坦呼亞格抵達中國,并于同一天開始分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三國總理聚首中國,往往被媒體大量解讀為戰略和陰謀,而其背后真正隱藏的機遇卻并不為人所知。
俄總理:遠東貿易擴大到全區域貿易
梅德韋杰夫希望俄中經濟合作能夠從遠東地區擴展到俄羅斯其他地區。中國已成為俄羅斯首要的經濟合作伙伴,而雙方的投資合作在某種程度上比經貿合作更為重要。兩國將進一步挖掘兩國合作的巨大潛力,重點推動雙方在經貿、投資、能源、高科技、航空航天、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為促進兩國各自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印總理:建立中印貿易紐帶“中國工業園”
辛格總理訪華期間,雙方將簽署涉及多個領域的一系列雙邊合作協議,其中,中印貿易合作將成為此次辛格訪華的重要議題之一。辛格此行準備向中方提議在印度境內建立面向中國企業的“中國工業園”,吸引中國對印投資。
蒙總理: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國建立擴大貿易
阿勒坦呼亞格表示,蒙中兩國即將制定戰略伙伴關系中長期發展綱要,將在包括經貿、政治、國防、安全等在內的多領域加強合作,尤其在經貿領域,兩國的合作有望邁上一個新臺階。蒙古國位于亞洲和歐洲大陸的連接處,通過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建設,能將中國與歐亞各國緊密聯系起來。
蒙古國支持中國加強與中亞國家經貿聯系,蒙古國也將積極參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阿勒坦呼亞格希望中國企業家選擇投資蒙古國,蒙古國稅率較低,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議會)通過的新投資法將有助于穩定稅收水平和投資環境,企業家大可打消對蒙古國投資環境多變的憂慮。
鄰國商貿擴大,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成為最大受益者
三國總理訪華,長期來看,將會使中國同三個鄰國間貿易走向新的臺階;短期來看,由于貿易機制的潰乏,相關制度、貿易政策的缺失,中國同三個國家的雙邊貿易規模短期內很難有所作為。印度提出了“中國工業園”的構想,蒙古國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案,均未將短期貿易增長作為目標,而是旨在探索兩國商貿交流的機制、建立兩國商貿交流的體系。
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嚴超波認為,無論是短期貿易機制的磋商、交流所引領的人員出入境檢驗檢疫市場,還是長期提升的商貿出入境檢疫市場,都將使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迎來新的商機和市場。三國總理訪華,背后所隱藏的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將成為持續的受益者。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未出現新市場的情況下,未來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市場將以15%左右的增速增長;如今的三國總理訪華,將會使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規模進入機遇期,新的機遇將可能使未來5年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的增速出現大幅提升。
圖表1:2013-2017年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市場規模走勢圖
(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