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粥”催生“微旅游”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無論是九寨溝的大規模游客滯留事件,還是北京故宮、杭州西湖的超載奇觀,還是香格里拉導游和旅游委工作人員的“雷人”方言,均讓“黃金周”變成了“黃金粥”。“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間”成為出行者的切身感受。針對“黃金粥”不少專家見仁見智。前瞻從旅游業發展改革的視角,透析這個現象,開拓出“黃金粥”背后的商機。
一、國慶“黃金粥”形成的原因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章誦蘭認為,國慶黃金周之所以成為“黃金粥”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國家放假制度因素。一方面,自五一黃金周被取消之后,十一長假成為國人旅游的首選時間;另一方面,我國帶薪休假制度不夠健全,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貫徹落實。(2)國內旅游景區門票優惠影響。2013年9月27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今年國慶,包括廬山、五臺山、黃果樹、香格里拉等著名景區在內約1400家景區均實行門票價格優惠,平均優惠幅度約20%。(3)新《旅游法》的實施。新《旅游法》的實施并未影響民眾的出游選擇,反而為旅游行業帶來了新氣象:旅游企業依法經營的意識普遍增強,零負團費、強制購物、擅自增加自費項目等侵害游客利益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旅游者依法維權和文明出游意識有所增強,文明出游的理念為越來越多的民眾所接受。(4)高速公路實施小客車免費通行的優惠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更加大大降低了旅游成本,提高了長途自駕游的可能。綜合以上因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國慶黃金周成為“黃金粥”是一種必然。
二、解決“黃金粥”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根據以上國慶“黃金粥”形成的原因分析,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章誦蘭綜合各類專家人士的觀點,分析得出,在短期內要解決以上“黃金粥”形成的原因,比較困難。首先,完善我國放假制度,需要一定的時間,且存在多重困難。特別是我國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在在2013年2月份,國務院發布的《國民休閑旅游綱要》中,明確表示“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年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
其次,國內旅游景區的門票優惠的常態化。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20年中國旅游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現階段,特別是自然景區,門票仍是景區主要收入構成,以當今景區的經營狀況,要實現門票優惠常態化存在較大的難度。
最后,新《旅游法》和高速公路優惠政策所帶來的旅游業的良性發展,國家只會加強不會限制或取消。
因此,以上解決“黃金粥”措施的可行性不高。但另一方面,這種“黃金粥”卻刺激了一個新興市場“微旅游”,一些前衛的
旅行社甚至打出了“減壓微旅游”的品牌。
三、“微旅游”成為旅游業最有潛力的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3-2020年中國旅游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分析我國放假制度,長假只有國慶和春節,由于我國春節全家團圓的習俗,能出去旅游的基本只有國慶;而一年的小長假卻有5個,也就是說一年內能進行微旅游的有5個時間段。另,隨著國內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景點的增多,以及國人旅游觀念的改變,這一系列的因素,均會加大“微旅游”的市場。可以說“微旅游”是旅游業中的藍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