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到201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二、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封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雖然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仍然偏小,絕大部分產品依賴進口,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產品超過1000億美元,其進口額超越了石油和鋼材進口額的總和。美歐日韓憑借技術領先優勢,主導著產業和技術的發展方向,我國還處在“追隨”和“趕超”的位置,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全球市場份額有待進一步擴大。
此外,在國家對研發創新給予重點投入與大力扶持的幫助下,過去10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在諸多領域的核心技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突破,并在手機芯片、IC卡芯片、數字電視芯片、通信專用芯片以及多媒體芯片等多個產品領域取得創新成果。但也應清醒地看到,在通用CPU、存儲器、微控制器和數字信號處理器等量大面廣的通用集成電路產品方面,國內基本還是空白。這些集成電路產品還基本依賴進口。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在核心技術與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方面,其競爭實力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問題
(一)規模小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仍然較小,僅占全球市場的10%左右。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但自行設計生產的產品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五分之一,CPU、存儲器等通用芯片主要依靠進口,國內通信、網絡和消費電子等產品中的高檔芯片也基本依靠進口。集成電路已連續多年成為我國最大宗的進口商品,其2012年進口額高達1920.6億美元。
(二)創新不足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創新不足。表現為我國集成電路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最大的芯片制造企業年銷售收入為100多億元,僅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制造企業同年銷售收入的七分之一,最大的設計企業銷售收入僅為美國高通公司的十分之一;企業力量分散,國內500多家設計企業總收入不及高通公司收入的一半;主流產品設計技術水平仍為中低端,制造工藝與國際先進水平差兩代,新型高端封裝技術仍很欠缺,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