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投資熱情不減,中國企業應未雨綢繆
最近,歐盟發表了2011年世界主要企業研發業績。豐田汽車時隔兩年再次位居榜首,投資額約為77億5400萬歐元。排在第2位的是美國微軟,第3位是德國大眾,歐盟企業投資額最多。日本企業中松下排在第13位,本田位于第14。韓國三星位于第5。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是華為技術,位于第41位。
調查以世界主要的1500家公司為對象。總體來看,2011年的研發投資增加了7.6%,較去年的4.0%有了大幅度提高,并未顯示出受2012年歐債危機的影響。前100家公司中,美國有34家,歐盟有29家,日本25家,三者之和為88家。
這些數據表明了發達國家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因此,2011年初,各國剛剛擺脫經濟衰退,就競相采取增加研發經費以刺激經濟的措施。歐洲增長3.5%,北美增長2.8%,其中美國增長2.1%,達4360億美元。美國、歐盟和日本占全球研發經費的60%以上。
意識到研發對經濟增長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近年來,新興經濟體也加快了研發資本的投入。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研發資金增長主要來自于亞洲經濟體,2012年它將增長近9%,新興經濟體研發經費的增長使美國占全球研發經費的份額下降到31.1%。
雖然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各國對研發投入的熱情不減,估計各國的研發經費總額將達1.4萬億美元,增長5.2%,略低于2011年6.5%的增幅。
雖然在主要企業中中國表現最好的華為技術排在第41位,但中國的整體的研發實力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早在2009年,中國就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投資國,僅排在美國之后。2009年,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已上升到世界總投資的12.8%。而1993年時,中國的投資僅占全球3.3%。在國家和企業資助的高等學府帶動下,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輕松地超過了德、法、英這些老牌的投資大國。
2009年世界研發投資占比(單位:%)
從增長速度看,中國研發投入在2000-2009年之間年均增速達23%。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的研發投入在2009年達到5802.1億元,是2000年的6.5倍, 研發經費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70%,比2000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進步十分明顯。
在研發投入增加的同時,其專利效應也快速地顯現。2009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已占全球的17%。盡管西方國家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美、日、歐加起來占到了全球近六成。
中國對研發投入的重視不止體現在數量與金額上,更是從戰略上對研發予以重視,2008年,我國制定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增加企業對研發投入與創新的信心。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可以讓一個國家明白其發展和使用知識產權的目的,有計劃地增強我國的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能力。
2008年以來,我國在立法、執法、技術保障和文化環境建設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積極將知識產權的運用融入經濟和工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發投資回報率連年提高。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預測,按照現在的速度,2023年中國的研發投資回報率將會超過美國,2019年將取代歐盟成為世界第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在目前世界經濟疲軟的狀況下,企業應在研發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世界主要的研發企業一樣,在效益不好時仍然增加研發投資,拉開跟競爭對手的差距。企業只有擁有了專利技術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另外,從政策來看,我國一直致力于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轉變,改變粗放型發展模式,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優化資源在第一、二、三產業間的配置,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研發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目標的關鍵要素,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符合國家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且,從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研發投資回報率不斷提高,在國際上已經處于前列。因此,中國的企業在現階段應未雨綢繆,搶得先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