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微博將逐步走向成熟應用
從方興未艾到如今成熟應用,政務微博作為政府和民間對話溝通的新平臺不斷凸顯出新的發展特性和獨特功能。政務微博的核心在于應用,它提供了新的問政形式的可能性。雖然政務微博在應用中已經取得不少成績,但要使其發揮更大作用,還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發展與創新其政務模式。
根據新浪微博發布《2012年第三季度政務微博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新浪微博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50947個,較上季度增多近6000個。其中政府機構官方微博33132個,占比65%,公職人員微博17815個,占比35%。
截至2012年三季度,政務微博總數超過 3000個的省份有江蘇、河南、廣東、北京。其中江蘇以5432個政務微博居全國之首,河南、廣東、北京緊隨其后,政務微博總數分別達到3763、3333和3161個,前四位占總數比重達30.8%。
對比2012年第二季度數據可知,政務微博數量增長最快的省份是江蘇、河南、新疆、山西、廣東,漲幅均超過 450個。
從政務微博職能部門分布來看,公安和團委系統仍然在所有職能部門政務微博中領先,其中公安系統微博數量已達到15263個,占比29.96%,團委系統微博數量達到9451個,占比18.55%,成為政務微博中的大戶。司法系統政務微博開始發力,數量達到1934個;同時,全國第一個檢察機關微博發布廳“浙江檢察”也在三季度正式上線,開啟司法系統微博問政新實踐。
前瞻產業研究通過統計發現,無論是地域、部門還是行政級別方面,政務微博增長呈現出相對穩定的態勢。江蘇、河南、廣東、北京、河北等地在用戶數量上仍然穩居前列,保持持續增長。此外,公安、團委等職能部門的政務微博數量領先于司法、工商稅務、交通、醫療衛生等部門。行政級別分布金字塔的模式既與現有行政編制體系一致,也更加反映出政務微博的根基在基層,活力在一線。
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總結得出,經歷2011年政務微博元年,進入務實應用階段的政務微博,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發展中,已進入平穩發展、成熟應用階段,政務微博自媒體意識顯著增強,成為突發事件應對優選渠道,凸顯了貼民生、務實事、重應用等特點。
1、政務微博進入平穩發展、成熟應用階段。主要表現為兩方面:日常運營轉向成熟制度化,形成有規可循運營模式;其由單純追求粉絲數量轉向重視粉絲質量及微博影響力。
2012 年以來,較早開通的@平安北京、@成都發布、@問政銀川等官方微博互相交流運營經驗,不斷優化完善運營制度。不同職能部門的政務微博在運營過程中,不斷摸索出了符合自身特點的運營方法并建章立制,為運營提供了一套有規可循的制度。此外,進入穩定發展期后,政務微博僅靠內容新鮮感和誠摯的態度已不能完全維持民眾的興趣和感情,而要更多的通過傳播實用性強、服務民生的內容,才能在政府與民間的交流中發揮更大作用。
經過兩年多發展,部委微博在不斷摸索過程中,目前已形成6種較為成熟、有規可循的部委微博運營模式,包括以鐵道部官微為代表的聯合其彼此獨立的下屬機構統一策劃宣傳的群管理模式,以外交部官微為代表的注重線上線下交流的微互動模式,以商務部微新聞為代表的發布權威內容的微新聞模式,以公安部“打黑除四害”為代表的長期或短期宣傳專項活動的微活動模式,以國家地震臺官微為代表的著重及時發布快報內容的微快報模式,及旨在應對突發事件的微應對模式。
2、政務微博成為突發事件應對優選渠道。從 “5·26飆車案” 深圳交警直面網友質疑起,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政務微博可以形成政府輿論場,搶占輿論引導權。同時,對于突發性公眾事件,政務微博及時主動介入,發出權威聲音、進行正面引導。如在9月中旬,全國多個城市發生抗日保釣示威游行,部分地方出現過激違法行為。北京、上海、成都、長沙、南京、廣州、深圳等地政府新聞辦和公安系統均通過新浪官方微博表態,引導公眾理性愛國,同時強調對違法犯罪行為將嚴肅查處。政府官方微博及時、主動的介入突發公眾事件,贏得了輿論的好評。
3、基層政務微博凸顯問政影響力。數據顯示,縣處級以下的政務微博約占全國政務微博總數的80%。基層政務微博在凸顯微博問政影響力方面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成績。越來越多的基層政府機構和公務人員走到前臺,被公眾認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