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戶外用品業有望保持超40%的高增長
近幾年,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消費者的戶外活動領域快速拓展,在登山、徒步、自行車、攀巖等相對專業領域之外,輕專業級的垂釣、攝影、爬山、野營、穿越、滑雪、溯溪、騎馬、沖浪、自駕車旅行、家庭野餐、燒烤等活動正在迅速普及,成為都市生活新的風向標。受此影響,我國戶外用品業保持著持續快速的發展態勢,已成為零售板塊中增速最快的細分行業之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01年,全國戶外運動用品市場的規模還只有4-5千萬元,到2005年飛速突進到10億元,2006年達到了26億元,平均年增長速度超過100%。2000年到2010年,中國的戶外用品市場零售總額以年均47.33%的速度增長,2011年國內戶外產業零售總額上升到107.6億元,同比上漲51.55%。
2000-2011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零售總額及出貨總額走勢(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伴隨著銷售收入的迅速增長,國內戶外市場發展勢頭迅猛,中國市場戶外品牌總量由2007年的377個迅速飆升2011年的717個,平均每年新增68個品牌。從品牌年度出貨額來看,2011年出貨額超過1億的品牌數量增加到13個,占據市場總出貨額的53.22%,大品牌數量明顯提升,呈現出“強者愈強”的特征。
“戶外生活”的概念仍在不斷升溫,加入戶外運動的人群攀升,促進了對戶外用品的個性化需求發展,促使戶外用品從業不斷豐富帳篷、睡袋、烤爐、登山鞋、沖鋒衣、戶外燈具、背包、野餐毯、運動水壺、車載冰箱、折疊桌椅、戶外急救包等產品系列,推動戶外用品行業加速全面發展。
目前國內主要一線城市戶外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的對健康戶外生活理念的普遍訴求,戶外品牌銷售渠道由一線城市逐漸滲透下移到二三線城市。
前瞻產業研究院戶外用品行業研究小組指出,雖然進入二三線城市的戶外品牌數量不及一線城市,但新增速度卻高于一線城市,零售增速也以20.30%和46.30%的增速超過一線城市,說明國內外品牌開始注重二三線市場的布局,這一級別市場的消費潛力開始逐漸釋放。
前瞻產業研究院戶外用品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近年來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呈現40%以上的增速,遠高過歐洲和美國等主要戶外用品品牌的區域市場的低增速甚至負增長,但是在成熟度上卻是遠遠不如,中國戶外用品市場規模仍較小,2011年,僅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的銷售收入(16.94億美元,但6元/美元的匯率計算超過101億元人民幣,)就已經接近整個中國戶外用品銷售收入的總和,可見中國市場的潛力仍然巨大。據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戶外用品市場仍將維持40%以上的增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