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將加快兼并重組
伴隨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和國際經濟貿易往來更加密切,信息交流、物品遞送和資金流通等活動日趨頻繁,對快遞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快遞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近三年來,全國快遞業業務收入以17%以上的速度增長,其中2011年更是高達31.7%的增速,達到758.0億元。
根據《快遞業服務“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要達到61億件以上,年均增長21%;快遞業務收入超過1430億元,年均增長20%。此外,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型服務業態的迅猛發展,將促進網購快遞需求快速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快遞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領先企業分析報告》顯示,巨大的市場背后蘊含著殘酷的蛋糕爭奪戰。我國物流業是幾乎全面對外開放的領域,幾大國際快遞巨頭早已將觸角伸經國內市場的各個領域。國內快遞企業也發展迅猛,截至2011年底,全國持有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法人企業超過7500家,其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快遞業務的網絡型企業52家。市場上形成了外資品牌、國有企業、民營快遞企業三股主要的競爭力量。
外資品牌通過兼并合資、申請牌照等方式不斷搶占中國快遞市場;國有企業通過政策、資金實力等不斷擴張;民營企業在特定環境下發展迅速,已涌現順豐速遞、“四通一達”等品牌快遞企業,其他中小民營快遞企業在保存實力的同時也力圖擴張做大做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快遞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我國多數快遞企業規模較小、業務模式單一,網絡化、一體化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仍舊突出,生存與發展的壓力依然較大;而一些國內快遞企業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經營實力和管理經驗,具備做大做強的基本條件。遵循市場經濟規則,依托市場機制開展快遞企業兼并重組,成為做大行業做強企業的客觀要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