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假日經濟”背后的警醒與反思
2012年中秋國慶長假已結束,中國商務部于10月8日發布的關于中秋國慶節日消費市場情況公告顯示,雙節期間,全國消費市場呈現購銷兩旺、繁榮活躍的景象,餐飲等消費繁榮暢旺,生活必需品市場平穩運行。
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8006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增長15%左右。各地餐飲市場紛紛升溫,婚宴、家宴、親朋宴扮演了假日餐飲市場的重頭戲。包括陜西、天津、濟南、西寧等地的餐飲市場同比增長率均在20%以上。
然而,長假期間全國旅游、餐飲、零售等行業“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又能持續多久呢?這些行業內的從業者又該如何去面對“假日經濟大潮”褪去后的冷淡呢?“假日經濟”有能否承擔起擴大內需、提振經濟的重任呢?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假日經濟”的冷熱溫差,這值得全國上下的警醒和深刻反思。
陜西
據陜西省商務廳監測匡算,中秋國慶長假期間,陜西省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9.2%。其中西安市餐飲業實現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18.6%;渭南市餐飲企業監測樣本黃金周銷售額較平時增加3-4倍,較去年同期增長22%以上;銅川、咸陽、安康和漢中市餐飲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3.8%、23.1%、20.97%和18.3%。
天津
據天津市商務委對狗不理集團、寶軒集團、怡鄉春竹、法國福樓等150家重點餐飲企業調查統計,8天長假的前5天(9月30日-10月4日),共實現餐飲營業收入1.6億多元,同比增長24%,比平日增長30%以上。
由于很多新人都將婚禮放在兩節期間舉辦,婚宴場所供不應求。據統計,黃金周長假期間,天津市約舉辦1.2萬場婚禮,預訂婚宴30多萬桌,全市600多家賓館飯店僅婚宴收入預計將超過6億元。
天津老字號餐飲企業品牌效應充分彰顯,拉動營業額出現爆發性增長,狗不理、石頭門坎、鴻起順、天津烤鴨店、起士林等多家老字號餐飲企業僅10月1日當天營業額就比平日增加1倍以上。長假前5天銷售額同比增長31.2%,客流量增長4成,專程前來的外地游客占七成以上。
濟南
9月30日-10月7日,濟南市餐飲銷售額達到6523萬元,同比增長20.7%。據統計,魚翅皇宮、舜耕山莊、天外村、濟南名優小吃城等大中型餐飲企業接待顧客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婚宴訂餐占到餐飲營業額的五成左右,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郊區豐富多彩的生態農業、鄉村“農家樂”休閑項目及景點,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和周邊游客前來觀光,活躍了休閑餐飲、農家風情餐飲消費,歷城區近郊景點及農家樂空前火爆,兩節期間接待游客較日常成倍增長。
石家莊
雙節期間餐飲紅火,婚宴消費占比高。石家莊各大飯店抓住假日商機,都不同程度的延長營業時間、加強促銷宣傳、完善訂餐服務,婚宴消費以及同學聚會、商務聚餐、家庭聚餐火熱,特別是婚宴消費已成黃金周期間消費的一大文化現象。
調查數據顯示,婚宴收入占到飯店節日收入的60%左右。據統計,飲服集團、保定會館、辣婆婆、海星餐飲、國大酒店、世紀大飯店6家大型餐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78.7萬元,同比增長12.1%。
海口
“雙節”海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大增,從9月30日至10月5日,實現銷售額9.73億元。餐飲業銷售額8051萬元,網上特色餐飲團購正成節日新時尚。
10月4日,海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6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商品銷售額1.53億元,餐飲業銷售額1368萬多元。10月6日海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9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商品銷售額1.46億元,餐飲業銷售額1350萬多元。
西寧
9月30日至10月7日,西寧市13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1.86億元,同比增長29.6%,高檔電器、品牌服裝以及親朋好友聚會、婚慶等成為省城兩節長假的消費熱點。
節日期間,各大餐飲企業為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紛紛推出不同檔次、不同品味的菜肴,并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優惠活動,生意興隆。據監測,9月30日至10月7日期間,青海省城主要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4377萬元,同比增長20.9%。
雖然各地餐飲業在雙節期間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餐飲業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個百分點,成為2004年以來的最低值。全國餐飲業的增速下滑,而房租價格高、人工費用高、能源價格高、原材料成本高、利潤越來越低,這“四高一低”成為企業難以承受的負擔。
湖南省餐飲協會的調研結果顯示,該省中小餐飲企業處境堪憂,其中75%的企業處于盈利邊緣,3成生存困難,瀕臨倒閉。另據廈門地區餐飲業數據顯示,不少餐飲企業目前的利潤率僅相當于3年前的1/3,僅有30%的企業獲得經營利潤,而業內預計餐飲企業月倒閉率高達15%。
雙節期間,火爆的餐飲市場給慘淡經營的餐飲市場帶來了一股新氣息。但是,應謹防“假日效應”——全社會的消費總量在一定時期內是基本恒定的,假日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會伴隨著節后的驟降。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游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未來餐飲業一定會出現更加明顯的分層次消費,各種菜肴大雜燴,公務、商務、家庭消費通吃的餐館將被特色鮮明的品牌餐館代替。定位不同人群的特色餐飲業態將應運而生,實現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實力較強的大型餐飲企業可能將投資觸角伸向其他領域,涉足如經濟型酒店、旅游、園林等,實行多元化經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