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昭示中國電影產業后勁十足
近期以來,中國電影界事兒可真不少。八一電影制片廠7月剛度過60華誕,位于北京北三環外被譽為“影視圣地”、有著60年歷史的北京電影制片廠也旋即變身,其舊址也將變身為集酒店、寫字樓、商業地產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繼長影集團被斥變質成為赤裸裸的房地產開發商之后,北影廠“影視圣地”不復存在,轉而進行房地產開發。長影廠、北影廠們“不務正業”,難道做電影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中國電影產業已是江河日下?非也!這只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罷了。
電影行業作為文化娛樂行業,其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及人均GDP的增長直接相關。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提高對電影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即使經濟增長放緩,但由于電影業具有口紅效應,因此也表現出較強的抗衰退性。
從全球票房增長情況來看,國際電影產業的發展和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基本吻合,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近年來經濟增速穩定,使得電影行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相反,北美和歐洲發達地區經濟增長有限,特別是歐債危機對歐洲的電影行業影響較大。
據《銀幕文摘》(Screen Digest)最新報告,受益于中國等新興市場強勁增長和播映平臺多元化,2011年全球電影收入,包括電影票房、銷售和租賃藍光碟與DVD的收入,電影在電視頻道、在線點播等平臺的播映收入,從2010年的614億美元上漲至626億美元,并有望到2015年上漲至689億美元。
收入來源方面,票房收入仍是全球電影業的主要來源。2011年,全球電影票房達31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50%。隨著新興市場進一步增長,全球電影票房有望在2015年時達到41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59%。
2011年,電影票房主要增長來自與北美以外國家的票房增長,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增長4%,增長主要來自于法國和俄羅斯。拉丁美洲增長24%,增長主要來自于墨西哥和巴西。亞太地區增長6%,增長主要來自與中國(增長35%,20億美元),中國成為繼日本后第二大票房市場(除北美外)。
盡管當前中國經濟放緩的形勢未見明顯改觀,但要明顯好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期,且當前經濟增速有政策主動調控的原因,而政府目前已經提高了對于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面對經濟持續下滑的局面,通過政策的適度逆向調節來對沖不利的外部沖擊,應該能夠扭轉當前經濟持續下行的趨勢。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均文娛消費不斷增加,推動電影行業發展迅猛。
2005-2011年中國電影產業收入及增長率(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電影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達21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了28.93%,成為僅次于北美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電影市場;全國城市影院觀影人次3.7億,較2010年增8000多萬人次,增幅超過27%;全國影院數再創新高,為2800家,同比增長40%;全國銀幕數達到9200塊,同比增長47.15%。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80.72億元,其中排名前三的地區分別為廣東省、北京市和江蘇省,其票房收入分別為11.15億元、7.39億元和7.20億元。票房收入排名前三名地區的票房總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31.88%,前十名地區總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68.38%。
近年來,我國電影票房和綜合效益分別以年均30%左右的增幅遞增。2011年,全國共有24條院線年度票房超過億元,比2009年增加了10家。但是,電影產業如果要想再上新臺階,真正成為有影響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在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同時,還應大力開拓市場,在提高票房的同時努力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影行業研究員繆希鳴預計,2012年全年,我國主要類型電影產量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總產量有望超過760部,全年票房收入將接近180億元;到2016年,全國電影產量將超過1100部,票房收入有望超過400億元。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在2012年前基本完成地市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改造任務,2015年前基本完成縣級市和有條件縣城完成數字影院建設改造任務。屆時,我國城鎮及鄉村電影市場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從中國電影行業的消費市場來看,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為中國文化產業準備了全球最大的市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城鎮化的持續推進,2011年城鎮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重上升至51.27%,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這些都是文化產業的消費主力。
此外,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文化需求的增長,也為電影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農村已組建農村數字電影院線246條,數字放映隊47692支。2011年,全國農村放映影片812.3萬場,觀眾17.53億人次。在廣電總局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平臺上,為農村放映提供的影片數量達2400多部。
電影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附加值高、關聯性強、可擴展空間廣闊的特性,其相關版權如放映權、音像版權、電視臺播映權等的運營收入具有更高價值,因此,注重對電影市場的全面發掘,將極大的推動我國電影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影行業研究員繆希鳴指出,我國電影產業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還需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積極優化電影產品結構和加強電影技術創新,努力打造集團化的龍頭企業,發回其帶動效應,并通過完善投融資體系等方面給予鼓勵和支持,并指導其強化整合營銷,加大投資推動院線建設,努力拓展后影院市場,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對盜版打擊力度,為電影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