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沒落新媒崛起 傳媒產業進入全媒體時代
本月13日,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在倫敦落下帷幕,美國、中國和東道主英國成為獎牌榜上的前三甲。
奧運謝幕,與倫敦相隔13000公里、時差相差了7個小時的中國體育迷們,終于能緩下深更半夜看比賽的勞累,得以休整了。然而,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發達的傳媒讓遠隔重洋的中國體育迷們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捷地掌握及時奧運信息或者觀賞精彩賽事,而傳媒業也將在倫敦奧運會中乘著科技的東風再次掀起新的發展高潮。
傳媒產業新格局
傳媒或稱“傳播媒體”、“媒體”或“媒介”,是電影、電視、廣播、印刷品(書刊、雜志、報紙)、網絡等各種傳播工具的總稱。
傳媒通常被分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統媒體包括電影、電視、報刊雜志、廣播等,而新媒體則是指新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2011年中國傳媒產業各行業市場結構(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傳媒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據普華永道對全球傳媒行業的最新統計,2011年全球娛樂與傳媒行業的收入增長率達到4.6%。特別是在一些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較小的地區,比如中國和印度,娛樂及傳媒行業收入增長率更是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總體來看,全球傳媒行業的復蘇增長態勢明顯,根據預測,在未來三年中,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7%,收入在整體經濟增長的帶動下將從2010年的1.4萬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1.9萬億美元,收入來源也將從傳統平臺向數字平臺加速轉變。
普華永道的統計表明,2011年美國娛樂和傳媒產業包括互聯網、電視、廣播、戶外廣告、電影娛樂、視頻游戲和體育;美國傳媒產業的收入仍居全球之首,不過增長速度放慢,約為5.3%,總額約為754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的是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2011年該地區的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5.5%,總額達到6170億美元。
亞太地區位居第三,2011年亞太地區娛樂和傳媒產業的收入總額達4700億美元,其CAGR最大,達到9.6%,CAGR僅次于亞太地區的是拉美地區(達8.9%),收入總額達680億美元。
普華永道認為,從全球傳媒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全球報紙行業2011年不容樂觀,2012年也很難再見起色,而由2011年開啟的“數字電影時代”里,數字電影將徹底終結電影膠片時代,移動互聯網將持續迅猛發展勢頭,并帶動電子商務繼續增長,團購風潮仍將席卷全球,新媒體行業的廣告市場有望回暖,網絡廣告市場的份額將逐年提升。
2005-2011年,中國傳媒產業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據統計,2011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為6379.0億元,突破了6000億元大關,而且增長幅度保持在9.8%的較高水平。同時,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在2005年僅為2460.5億元,七年間中國傳媒產業規模增長了近2.6倍。
2011年,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傳媒產業各行業借勢“東風”好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傳媒各行業產值普遍呈現上漲趨勢,其中網絡整體達到43%的增幅;網絡廣告收入增長達到59%,成為未來媒體發展的風向標;音像行業整體萎縮,呈現負增長的態勢;電視與報紙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體現了市場基本格局的健康成長。
從傳媒產業各行業的市場結構看,2011年,報紙和電視占據了傳媒產業總體市場的31%;互聯網業務(網絡加移動增值)規模達到傳媒產業總體市場的42%,幾乎占據了傳媒產業的半壁江山;廣播、期刊、音像、電影等媒體的市場規模較小。
在新媒體方面,2011年,中國互聯網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國民經濟貢獻率有所上升。僅從傳媒產業角度出發,網絡廣告收入為511.9億元,同比提高59.4%;網絡游戲收入達到413.8億元,增幅達17.5%。
從2011年網絡經濟市場結構看,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和網絡游戲在互聯網市場經濟規模中的比重共計70.2%,成為中堅力量。此外,移動媒體如手機及移動互聯網發展也呈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
前瞻產業研究院新媒體行業研究員羅娟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傳媒業將有望延續高速增長勢頭,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以及新媒體的發展,我國傳媒產業仍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傳統紙媒江河日下 新媒體異軍突起
2007年,比爾·蓋茨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曾下過這樣的論斷:隨著在線視頻產品的日益發展,互聯網將在5年內“顛覆”電視的地位。
不可否認,隨著網絡技術和寬帶技術的發展,網絡媒體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模式,大有取代傳統媒體的勢頭,而傳統的媒介也通過網絡得到了新的發展,全媒體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在發達國家,網絡媒體等新媒體是蓬勃向上的朝陽產業,而報紙則已經成為日落西山的夕陽產業,已經處于快速下滑的通道。在我國,尤其是在中心大城市,這種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2011年,中國報業廣告市場經歷了高開低走、先喜后憂的過程。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傳統媒體廣告市場增長12.9%,報紙廣告增長11.2%。與2010年相比,傳統媒體廣告市場增長基本持平,而報紙廣告增長率卻下降了7.7個百分點。2011年,報紙廣告經營額達48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低于上年同期的18.5%,也低于整體廣告市場的增長率,但高于GDP的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新媒體行業研究員羅娟認為,新媒體已經對我國的傳統媒體造成實質性沖擊,新媒體的利潤總額和利潤率遠遠高于報紙,新媒體也在不斷蠶食著報紙媒體的讀者市場并分流其人才,隨著報紙、雜志發行量的逐步下降,我國的傳統紙質媒體終將衰亡。
而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我國傳統出版業走向數字化已成紙媒生存和發展的方向,傳統紙媒也逐漸向數字報紙轉型。2010年,我國數字報紙行業繼續維持快速發展,實現產值4.3億元,同比增長35%以上,數字報紙的市場增速逐年趨于穩定。
隨著新技術尤其是3G技術的商用化,信息業和傳媒業的融合速度大大加快,新媒體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尤其是當前在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三網融合的政策大背景下,一方面傳媒業和信息產業開始深度融合,帶來新的信息服務藍海,另一方面,基于網絡技術等新技術的移動互聯網能夠把以前的非用戶和潛在用戶轉化為實際用戶,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新媒體產業主要模式包括新聞網站、視頻分享網站、搜索引擎、網絡游戲、即時通訊、網絡社區(SNS)、博客和微博、郵件列表、數字音樂等。龐大的互聯網用戶,成為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市場根基。
據CNNIC發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其中手機網民3.88億人,占整體網民比例的72.12%,首次超越電腦用戶,成為了我國網民的第一大上網終端。
龐大的互聯網用戶造就了龐大的網絡經濟,同時也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市場基礎。2011年,中國網絡經濟市場規模達2452.6億元,同比增長62.1%。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網絡經濟規??傤~高達847.1億元,環比下降了2.5%,同比下降了68.5%,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網絡經濟增速達到68.5%,雖然較上季度下降17%,仍遠超國內GDP增速的14.9%,網絡經濟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
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興起并逐步吞食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表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競爭中走向融合是必然的,且不僅是新舊媒體之間、跨媒體之間的融合,也是當前媒體生態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新媒體信息資源豐富、實效快捷自由、高度參與互動的優越性,也代表了傳媒業全面融合發展的主流方向,因此,全媒體也是大勢所趨。
“全媒體”是在具備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手段基礎之上進行不同媒介形態(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之間的融合,產生質變后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全媒體通過提供多種方式和多種層次的各種傳播形態來滿足受眾的細分需求,使得受眾獲得更及時、更多角度、更多聽覺和視覺滿足的媒體體驗。
前瞻產業研究院新媒體行業研究員羅娟指出,未來在全媒體的發展和管理方面,我國應做到在戰略上積極扶持,提高全媒體發展速度、廣度和深度;在產業上開放雙向進入渠道,開放和解放生產力;在管理上提倡靈活務實,鼓勵世界級媒體誕生;在理念上以疏為主,減少封堵,靠內容留住人,切實推動我國新媒體產業的崛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