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超2300元,只活了不到一年!“上海川菜天花板”宣布停業
圖源:攝圖網
作者|紅餐編輯部 來源|紅餐網(ID:hongcan18)
明路川關門并非個例,高端餐飲市場的新周期已經來臨。
“米其林收割機”甬府餐飲斥巨資打造的高端川菜餐廳“明路川”,關門了。
6月初,被不少人稱為“上海川菜的天花板”“中國頂級川菜”“的明路川,正式停業。
去年八月,明路川在上海北外灘高調開業,把川菜賣到了人均2300元以上的價格,一度轟動上海餐飲圈。
然而誰都沒想到,才經營了不到一年,明路川就落寞地宣布停業,留下一批不明真相的食客和同行。
01
開業不到一年,
“上海川菜天花板”猝然倒下
追溯明路川停業始末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其背后的甬府餐飲。
上海高端餐飲界,幾乎無人不知甬府。這個被譽為滬上第一的高端寧波菜品牌,一直是各大美食榜單包括米其林指南榜單上的常客。
2021年,甬府重金拿下了北外灘來福士東塔頂樓的上下三層(56-58層),計劃在此打造一批高端餐廳。
2022年8月,這批高端餐廳正式開業,它們分別是專攻寧波菜的“甬府”,主打高端川菜的“明路川”,以及法式餐廳Les nuages。
△圖片來源:甬府餐飲官微
據媒體報道,這3家餐廳投資花費高達1.8億(也有說1.6億),光是三個餐廳廚房購置的設備投入就高達3000萬。
而在這三家餐廳中,又屬明路川最受關注。因為,明路川的定位最高端,客單價最高,人均普遍超2300元。
此外,明路川還頂著“川菜大師蘭明路+甬府”強強聯合的光環。
甬府的高水準出品,已經有口皆碑。而蘭明路,則是已故川菜泰斗史正良嫡傳弟子,國際公認的川菜大師,川菜出品水平更是不用說了。明路川作為二者的實力之作,很難不吸引眼球。
據了解,明路川主打川味,既有地地道道的傳統川菜,也有融入巧思的創意“新菜”,一開業便迅速走紅,成為上海高端餐飲圈的新貴,收獲了大量好評。
頂級的出品和體驗,以及“川菜西做”的巧思,也讓不少食客將明路川推上了“神壇”,認為其是“中國頂級川菜”“上海川菜的天花板”。
△明路川環境圖,圖片來源:甬府餐飲官微
然而,就是這樣眾多光環加身的明路川,竟然經營不到一年,就停業了。
5月下旬,陸續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帶著“明路川關門”或是“再見明路川”標簽的帖子。
“上海川菜天花板”要關門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到訪過的食客紛紛表示驚訝、惋惜,并爭相前去打卡留念。
6月1日,明路川正式停業。
7月3日,紅餐網(ID:hongcan18)撥通了明路川門店的電話,試圖詢問其是否會重新開業,接電話的服務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公司的相關信息。”
截至紅餐網今日發稿,明路川仍處于“暫停營業”狀態。
02
高端餐飲,“高處不勝寒”?
明路川停業的原因,至今也眾說紛紜。
一位上海的知情人士告訴紅餐網,“明路川大概率是要關門了,甬府好像要在原址開一家新品牌的門店。”
在該知情人士看來,明路川是甬府創始人翁擁軍的一次大膽嘗試,出品、裝修、服務以及選址都是頂級的,關門的原因可能在于定價太高,市場接受度低于預期,餐廳的盈利水平不理想。
△不少食客對明路川的關門感到惋惜
值得一提的是,明路川的猝然停業,也把上海高端餐飲市場乃至全國高端餐飲市場推到了聚光燈下。
從事餐飲三十多的資深餐飲人、紅餐網專欄作者賴林萍直言,“上海的高端餐飲店太多了,人均1000以上的勢必要淘汰一批。”
賴林萍告訴紅餐網,疫情之前,上海就已經有一批高端餐飲店冒頭,而且大部分生意都很火爆,部分門店一兩年就收回了成本,有錢的投資人開始瘋狂加碼高端餐飲。
而疫情期間,上海的高端精致餐飲也率先復蘇,這讓投資人更加篤定高端餐飲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而后,上海的高端餐飲店便快速增長,近兩年開店的數量比疫情前還多。
顯示,截至2023年5月10日,上海在營的餐飲門店總數大約為201570家,其中人均客單價在500元以上的餐飲店占比1.35%,而人均客單價高于千元以上的占比0.31%。
這意味著,目前在上海,人均客單價在500元以上的餐飲店,就有2700多家;而人均客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餐飲店,約有620余家。
“老百姓手上沒錢了,大家都在數著預算消費。過去幾年,上海的高端餐飲市場已經非常飽和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加之高端餐飲本身服務的就是小眾市場,如此境遇下,接下來高端餐飲店關店一大半也很正常。”賴林萍解釋道。
賴林萍強調,明路川關門并非個例,上海高端餐飲市場面臨的問題也可能是全國高端餐飲市場的縮影。
以廣州為例,此前,陶陶居主理人尹江波就曾告訴紅餐網,廣州人均在千元以上的高端餐飲,今年的日子普遍不太好過。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廣州一家人均上千的高端餐廳談事情。那天中午,整個餐廳只有我倆在那里用餐,生意相當慘淡。”尹江波說道。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再以成都為例,在成都高端餐飲圈深耕十多年的餐飲老炮王生(化名)告訴紅餐網,成都90%的高端餐飲店都分布在金融城,競爭已經進入高度膠著的狀態。
據王生觀察,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一些高端餐廳不惜降價引流,人均1000元及以上的,下調到800元左右;人均500元以上的,下調到大概300元。
“這樣的價格戰肯定不是長久之計,未來成都高端餐飲可能會有一部分門店被洗牌出局。疫情這幾年參與到這場競爭中的創業小白,想撐過3個月都難了。”王生說道。
03
淘汰賽已經打響,
高端餐飲新周期來臨
放眼全國,部分高端餐飲品牌發展遇阻,甚至是轟然倒下,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食干家創始人、紅餐網專欄作者曾暉分析稱,一方面,疫情幾年,幾個大的產業,比如互聯網、地產、金融行業等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大家的商務需求、商務活動都在減少;另一方面,大家的收入都在降低,即便是請客,也希望用更少的錢來完成。
“從今年開始,可以很明顯感覺到高端餐飲受到比較大的沖擊,這與外部環境的影響不無關系,但更深層來看,餐廳自身的品質參差不齊,才是高端餐飲勢能下滑的主要因素。”
曾暉直言,過去幾年,不少創業者和投資者涌入高端餐飲這個領域,但很多人并不了解高端餐飲的經營邏輯,以為花一點錢請個好一點的大廚就能取勝,餐廳的服務、營銷、客情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在其看來,高端餐飲市場的淘汰賽已經打響,“未來商務宴請,尤其是人均500元往上走的中高端餐飲,必定會經歷陣痛期。”
不可否認的是,眼下高端餐飲領域仍有一批做得不錯的品牌,食客們始終心甘情愿地為它們買單。比如新榮記,一直是中國高端餐飲標桿般的存在。
正如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所說,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有能力消費且有高端餐飲消費需求的人群一直存在,高端餐飲市場即便遭遇洗牌,也不可能會消亡。
在王鹿鹿看來,高端餐廳要跨越周期,還是要遵循經營的底層邏輯,產品為主,體驗為輔。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也表示認可,“高端餐飲已經不稀缺了,市場開始‘存量博弈’,品牌是時候比拼自己的實力和品牌內核了。”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紅餐網(ID:hongcan18),作者:紅餐編輯部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