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低估的美圖,正悄悄成為AIGC領跑者
作者|潮汐商業評論 來源|潮汐商業評論(ID:daily-case)
也許多年之后再回望歷史,2023年將被視為標志性的一年。它不僅是疫情之后的復蘇之年,更是人工智能在中國乃至全球迎來爆發的一年。
從來沒有這樣的景象——在2023年的前3個月,全球互聯網被AIGC話題“刷屏”,所有投資人、媒體、企業家都在討論OpenAI、ChatGPT、GPT-4.0、Midjourney……
硅谷已經邁出領先的一步,中國AIGC產業如何分庭抗禮?這是縈繞在所有互聯網人的頭上的問題。其中百度文心一言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希望能解答一部分疑問。
不過試圖給出答案的不止百度一家,當文心一言與ChatGPT在文字生成方面開展較量的同時,圖片生成領域也有眾多企業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其中美圖是沖在行業的最前列的公司,3月初,美圖公司率先推出了全新一代的AI繪畫功能“AI簡筆畫”功能,3月24日,美圖公司又在其短視頻剪輯應用Wink首創了AI動漫功能,開創行業先河。
美圖“AI簡筆畫”
代表中國互聯網企業給出漂亮的回擊,讓人們重新審視美圖這家公司。外界意識到,美圖正逐漸褪去“PS修圖神器”的標簽,用新技術賦能美業,在圖片生成領域,釋放更大的科技效能。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然開啟,美圖將以更專業的技術實力引領行業。
一
被低估的“中國版Adobe”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里,人們曾經篤信“贏者通吃”的邏輯,所以大公司占據了大部分的資源和流量。在這套話語體系下,布局細分賽道,深耕專一領域似乎成為了一種“異類”。
過去很多年里,美圖就是這樣的“異類”,它是一家標準的深耕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式”的企業——誕生于2008年10月的美圖,多年來耕耘在圖像這一細分領域,主要產品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等背后都是圍繞著影像美化而展開的。
美圖已經把這一類產品做到了極致,把自己的產品變成每個小姐姐手機中的必備應用,但由于營收模式、市場體量等原因,加上投資者對于市場潛力沒有深刻理解,導致美圖一直處于體量小、市值低的狀態。
近年,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公司業務的多元和深入,我們重新審視美圖,發現這家公司早就不是只有美圖秀秀了,從一家純粹的ToC企業,進化為ToC、ToB雙輪驅動的企業,且在兩端都做得有聲有色。
在C端,憑借著名副其實的產品力,美圖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廣泛用戶。3月30日剛剛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美圖公司月活躍用戶總數為2.43億。
在B端,沿著數字經濟的脈絡,美圖也開始面向實體經濟輸出SaaS解決方案。比如推出了商業攝影后期修圖的一站式AI修圖解決方案“美圖云修”;面向美容護膚行業的多場景測膚解決方案“美圖宜膚”;專注化妝品行業的ERP及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美得得”;面向電商、新媒體、市場營銷、行政辦公場景的美圖秀秀電腦版……通過向客戶開放數字化能力,在幫助行業降本增效的同時,美圖公司也通過非生活場景,或者說專業場景,提升了自身的營收能力。
美圖宜膚
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型讓美圖逐步擺脫了廣告的單一模式,目前美圖已經構建了VIP訂閱業務、SaaS業務兩條新的增長曲線。
2022年,這兩項業務迎來爆發。美圖3月30日的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美圖公司VIP訂閱業務同比增長接近60%,達7.82億元,創歷史新高,而SaaS及相關業務更是直接增長了接近11倍,成為第三大營收來源,距超越原本美圖的最大收入來源在線廣告業務僅有一步之遙。
也因此,在疫情嚴重的2022年,多行業普遍遭遇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美圖依然取得了強勁的增長。2022全年實現總收入人民幣20.85億元,同比增長25.2%。另外一個數據顯示,美圖自2019年以來,每年營收都保持在20%以上高增長態勢。
同樣專注于創意和設計領域,同樣的B、C端并進,人們忽然發現美圖已經是中國互聯網里最像Adobe的公司,也因此美圖也逐漸有了“中國版Adobe”的美譽。
當然,投資者也逐漸意識到美圖的長遠價值,“美圖在AIGC方面具有數據優勢,支撐相關應用落地。”東吳證券預計,AIGC在內容生成中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應用規模快速擴增,預計2030年AIGC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因此,自2022年10月份到2023年3月,美圖股價上漲400%,成為市場中的明星股。
據最新公告顯示,首次實現全年盈利,美圖董事會已決定建議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在股份溢價賬戶(「股份溢價賬」)中派付末期股息合計每股普通股0.02港元(「末期股息」),總額約為8890萬港元(相當于約人民幣7800萬元)。對于企業來說,派息不僅可以提高原有投資者的信心,還可以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并且能為后期的再融資增發股份提高便利。
不過有行業觀察人士仍然認為,考慮到AIGC帶來的市場價值,從長期來看美圖依然是被低估的。
二
AI助力美圖“煥新賦能”
“它(AI2.0)將介于所有軟件和所有人類的努力之間。”近日在創新工場舉辦的 “AI 1.0到AI 2.0的新機遇”趨勢分享會上,李開復借用了硅谷投資人的說法表達了他對AIGC的預期。
“AI 2.0將會帶來平臺式的變革,改寫用戶的入口和界面,誕生全新平臺。”在李開復看來,“AI 2.0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次革命。”面對前所未有的機會窗口,有人焦慮有人興奮,而美圖顯然是后者。李開復毫不掩飾對于美圖的“珍愛”,他表示“美圖是最快應用 AI 2.0 的中國公司。”
在中國互聯網里談AIGC,美圖是很難繞過的存在。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0年,美圖就成立了主要負責研發AI智能和新技術的美圖影像研究院(MT Lab),致力于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增強現實等人工智能(AI)的研發。目前該研究院在人臉技術、人體技術、圖像分割、圖像處理、圖像生成等多個技術領域處于世界先進水平。截至2022年3月,美圖擁有有效專利451項(其中發明專利256項),登記軟件產品著作權192項。
這一布局,也讓美圖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領跑行業。當其他公司還在布局人工智能的時候,AIGC已經作為底層技術廣泛應用于美圖C端和B端業務上,并在AIGC風潮到來之際,為這些業務裝上了火箭引擎。
在C端,自2022年底至今,美圖一口氣推出了“AI繪畫”、“百變AI頭像”、“AI簡筆畫”、“AI動漫”等功能。以“AI簡筆畫”為例,用戶只需要簡單描繪,即可生成智能繪圖。該功能上線立即成為爆款,日均生成圖片已達到100萬張。另外,美圖的“AI繪畫”功能還在海外走紅,帶動美圖海外每日新增VIP訂閱用戶數超300%。
在B端業務上,美圖也在SaaS業務中深度融合AI技術,幫助商家降本增效。2019年,美圖就已上線AI開放平臺,向醫療美容、美妝門店、商業攝影等行業輸出經市場驗證的專業AI算法服務和解決方案,并取得顯著成果。
據艾瑞咨詢發布《2022年中國影像數字化行業研究報告》中,美圖公司榮登2022年中國影像數字化廠商綜合實力榜第一名。要知道,排在它身后的還包括字節跳動、騰訊、快手等巨頭。
艾瑞咨詢《2022年中國影像數字化行業研究報告》
一位商業攝影從業者向潮汐商業評論透露,面向后期修圖場景研發的美圖云修確實是具備相當的實力,美圖的AI技術能幫助修圖師完成80%的工作,將交付流程從5-7天壓縮至1天內,同時單張成本降低50%以上。來自美圖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圖云修已被超萬家商業攝影機構采用。
AI技術帶來的價值還體現在美圖宜膚產品上,借助影像技術以及AI算法,美圖宜膚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專家一樣,可以精確識別個人膚質,進而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因此受到了護膚品牌、醫美機構及美容院的歡迎,據稱已落地全球數千家門店。
考慮到整個中國美業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增速可觀,總體規模高達萬億的龐大市場——僅僅攝影行業的市場規模就超過2000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000億元。
憑借領先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美圖每撬動1%的市場份額,就意味著百億元的營收,對于美圖而言,成為中國美業市場真正的龍頭企業似乎并不是一種奢望。
三
如何走出關鍵幾步?
《創業史》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細細品味,這句話不僅適用個人,企業也同樣如此——在技術劇變的關鍵時刻,如果抓住紅利,跟上行業潮流,往往可以造就一家偉大的企業。
比如如今聲名赫赫的蘋果公司,在21世紀初由于其敏銳抓住移動通訊行業技術進步的機會,率先推出智能化的iPhone手機,將全球帶入移動互聯網。蘋果公司也因此享受到了時代的獎勵,一躍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企業之一。
16年后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席卷而來,正好與政策大環境及美圖在數字經濟的步伐不謀而合:
從宏觀背景來看,政府決策層和整個產業界對于發展數字經濟已經形成了共識。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從需求側來看,商家們對數字化轉型的渴求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如果沒有數字化轉型,肯定會被淘汰的。”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曾指出,如果轉型的好,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管理水平、生產效率、利潤都會上升。
美圖深耕的影像領域也是人工智能最先被應用的領域之一。有機構預測未來五年10%-30%的圖片內容由AI參與生成,有望創造超過600億以上市場規模,騰訊的研究報告也指出,2030年AIGC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00億美元。
據量子位發布的《行業首份AIGC產業全景報告》,AIGC行業玩家可以分為基礎設施層、模型層和應用層三類,美圖的產品在直接消費內容、圖像生成、視頻生成、生態鏈等多個賽道占據重要位置。
量子位《行業首份AIGC產業全景報告》
所以在這一市場中,誰率先抓住AIGC的紅利,誰就能分到最大的蛋糕,而距離最近的美圖,顯然是最大的潛在獲益者。
美圖正在積極抓住這一機會,與產業共同進步。
“目前提到美圖,大家先想到美圖秀秀,5年后,我希望大家提到美圖,能夠想到影像、設計和美業,除了我們的產品,也能想起我們對行業和社會的貢獻。”
這是美圖公司創始人吳欣鴻在2022年的一段話,很明顯,他希望大家看到新的美圖:正在融入更廣泛的生產生活當中,不光要幫助記錄用戶生活中的美好,也要產業生產更有效率,從而帶動美圖自身的長遠發展。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在國產替代方面,美圖也深謀遠慮,或許有可能成為美圖新的增長點。
吳欣鴻在2022年業績發布會上還透露,美圖不僅在傳統圖片工具挖掘新需求,使用新技術,同時在視頻剪輯產品、專業設計工具等領域也有了相應的探索,比如上線一年MAU即達千萬級的Wink,正在悄悄成為行業的重要參與者。
看起來,面對即將到來的機會雖然每個人都躍躍欲試,但長期的布局、清晰的戰略,似乎讓美圖比其他人離“蛋糕”更近一些。
-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潮汐商業評論(ID:daily-case),作者:潮汐商業評論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