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重磅!新冠一年內,多數后遺癥都會恢復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醫諾維 來源|醫諾維(ID:inovelt)
新冠病毒,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并造成呼吸系統和人體各個器官的損傷。自2019年底首次爆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對世界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疫情三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而是會影響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常見的長新冠有:疲勞、呼吸急促、嗅覺喪失、味覺喪失和認知能力下降。
一直以來,新冠輕癥感染一年后的臨床癥狀與年齡、性別、變體和疫苗接種狀態的關聯仍不清楚。
2023年1月11日,以色列KI 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 BMJ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Long covid outcomes at one year after mild SARS-CoV-2 infection:nationwide cohort study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新冠輕癥的大多數后遺癥,會在一年內恢復正常,特別是接種過疫苗的人,絕大多數輕癥患者并未患上嚴重或慢性長期疾病。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以色列一家大型公共醫療機構的電子記錄,該機構在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期間,對近200萬名成員進行了新冠檢測,為了確保只評估新冠輕癥,排除了入院時患有更嚴重疾病的患者。
研究共納入了299885名輕癥患者,并匹配了對照隊列,平均年齡25歲,研究人員將未感染者的健康狀況與輕癥感染后一年恢復過來的人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分析了70多種長新冠癥狀。此外,還分析了感染后早期(1-6個月)、晚期(6-12個月)、年齡、性別、不同變體,以及接種疫苗狀態的情況。
研究發現,感染輕癥新冠后,多種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在感染后的1-6個月尤為突出,此后下降,風險在不同年齡組之間存在差異,男性和女性患者之間以及疫苗接種狀況略有不同。
主要癥狀包括嗅覺和味覺喪失、認知能力下降、呼吸困難、虛弱、心悸,而到感染后6-12月,脫發、胸痛、咳嗽、肌肉酸痛和呼吸障礙等得到了恢復。
輕癥長期健康結果的風險
在12個月的研究期間,研究發現,感染后的總體疾病負擔最高的是虛弱和呼吸困難。
當按照不同的年齡組分析時,年齡組分為:0-4歲、5-11歲、12-18歲、19-40歲、41-60歲、大于60歲,在這6個年齡組中,有5個組出現呼吸困難,表明呼吸困難最常見。在19-40歲、41-60歲和60歲以上年齡組中,感染后的第一年呼吸困難持續存在。
此外,6個年齡組中有4個出現虛弱癥狀,只有19-40歲和41-60歲年齡組在感染后期持續存在,其他年齡組在感染后早期已經恢復正常。
對性別分析發現,男性和女性患者未出現明顯差異,但在感染早期,女性脫發的風險更高。在不同的變種之間結果相似,包括原始毒株、Alpha、Delta。
未接種疫苗與接種疫苗的長期風險比
當與未接種疫苗的感染患者相比,已接種疫苗的感染者出現長期呼吸困難的風險顯著降低,其他疾病的風險相似。
總之,結果表明,新冠輕癥患者,一年內,大多數后遺癥都會恢復,受新冠影響最嚴重的器官是肺部,呈現不同嚴重程度的呼吸系統疾病,在輕度疾病患者中也很明顯,呼吸困難成為輕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而接種過疫苗的人,這一風險明顯更低。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136/bmj-2022-072529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醫諾維(ID:inovelt),作者:醫諾維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