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子刊:喝水能長壽?每天喝充足的水,壽命更長,患病風險更低
(圖片來源 :攝圖網)
作者|醫諾維 來源|醫諾維(ID:inovelt)
水乃生命之泉,如果我們想要生存下去,那么必然是離不開水的。我們都知道,人體是由70%的水分組成的,不管是我們人體的營養交換還是新陳代謝,都是和水有著分不開的關系。人每天都需要攝入充足的水分,這不僅有助于食物的攝入,還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2023年1月2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子刊" EBioMedicine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Middle-age high normal serum sodium as a risk factor for accelerated biological aging,chronic diseases,and premature mortality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保持充足水分的成年人更健康,患心臟病和肺病等慢性病的幾率更低,而且壽命更長。
早在2019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同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長期剝奪小鼠充足的水分,會使它們的壽命縮短約六個月,相當于人類15年的壽命。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的數據,共納入11255名參與者,年齡在45-66歲之間,并進行了25年的隨訪,分析了血清鈉與衰老速度、慢性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所有參與者的血清鈉水平都在正常范圍內。
作為水合作用的替代指標,研究人員觀察了血液樣本中的血清鈉水平。在健康人群中,這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衡量人體水分充足程度的有效方法,正常血清鈉水平在13-146毫摩爾/升之間。
在25年研究期間,研究人員在幾個時間段測量了血清鈉水平,同時跟蹤了用于評估生物衰老的15種健康標志物,包括血壓、免疫生物標志物和血糖水平。
研究發現,在衰老方面,與血清鈉水平在137-142之間的人相比,血清鈉水平高于142的參與者,生物學年齡比實際年齡大的幾率增加10-15%。
而血清鈉大于144,生物學年齡比實際年齡大的幾率增加50%,生物學年齡越高,患慢性病的風險越高,過早死亡的風險越大。
血清鈉水平與慢性病
在慢性病方面,血清鈉水平大于142,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64%,包括心力衰竭、癡呆、慢性肺病和中風。而血清鈉大于144,早逝風險增加21%。
此外,研究還發現,血清鈉水平在138-140范圍內的人患慢性病的風險最低。
血清鈉水平與死亡風險
對此,研究人員指出,有一些實驗室證據表明,低水合作用會引發動物和人類細胞的衰老跡象,這些研究表明,血清鈉含量增加會導致與加速衰老有關的各種促炎活性和DNA損傷。
研究人員表示,就像適當的營養和定期的鍛煉被認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一樣,持續和良好的水合作用也可以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并不能證明因果關系,需要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以確定最佳水合作用是否能促進健康衰老、預防疾病并延長壽命。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呢?
數據顯示,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不符合每日總飲水量的建議。美國國家醫學院建議女性每天攝入約1.5-2.2 升水,男性為2-3升水,這包括飲水和富含水分的食物。
2022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學等近100個國際團隊的研究人員在" 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Variation in human water turnover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and lifestyle factors "的研究論文。
研究指出,水周轉率的個體差異較大,不同個體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的水周轉率存在很大差異,從每天1升到6升不等,不同年齡段、性別、國家的人的需水量也是不同的。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ebiom.2022.104404
DOI:10.1126/science.abm8668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醫諾維(ID:inovelt),作者:醫諾維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