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迪士尼
作者|西寅 來源|新眸(ID:xinmouls)
迪士尼正在創造了另一個宇宙。
細數迪士尼旗下的經典角色,我們會發現,無論是迪士尼工作室自己創造的米老鼠、公主系列,還是收購其他工作室旗下帶來的環游記系列、漫威系列和星戰系列,每一個IP都能構筑起一個完整的宇宙世界。
事實上,經典影視打造只是迪士尼的一小部分,迪士尼主題樂園也有所涉及,進入21世紀后,除了自己創造角色,迪士尼還在不斷擴大自己的IP資源庫,先后收購了皮克斯、福克斯等一眾知名動畫工作室。
然而,迪士尼的發展似乎并不是我們想象那般順風順水。
《冰雪奇緣2》和真人電影《花木蘭》上映均遭遇了口碑滑鐵盧;
受疫情影響,迪士尼從主題公園、商店零售店到游輪和電影制作,各個領域均受到沖擊,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虧損近29億美元,與2019年104億美元的利潤形成鮮明對比;
去年5月,字節跳動和迪士尼發布聯合公告稱,迪士尼流媒體業務負責人Kevin Mayer加盟字節跳動,而Mayer此前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接替迪士尼CEO的人選之一。
我們不禁好奇,眼下的迪士尼是遇到了增長瓶頸了嗎?基于此,本篇新眸將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拆解迪士尼的商業宇宙:
· 百年迪士尼,曾踩對過哪些風口?
· 眼下的迪士尼暗含著哪些隱憂?
· 迪士尼下一個IP宇宙會是什么?
01
巧妙布局,步步為營
我們所熟知的迪士尼,距今約有百年歷史。
1923年,Walt Disney和兄弟Roy O.Disney在好萊塢簽訂第一部短片《愛麗絲喜劇》的發行協議,以此為標志,迪士尼公司正式成立。
自經典動畫人物米老鼠于1928年正式亮相后,變成為了迪士尼的形象代表。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第一部完整長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一經上線就大受歡迎。要知道,當時正處于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高達149.9萬美元,至今仍被認為是電影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二戰期間的迪士尼,曾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戰后迪士尼立即作出調整,轉向真人電影制作,回歸經典《灰姑娘》的真人電影《金銀島》讓迪士尼大獲成功。于是,迪士尼旋即借勢推出了一系列經典作品,包括《海底兩萬里》《長毛狗》和《歡樂滿人間》等。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Walt似乎并不滿足于影視制作,開始謀求新突破。
1971年,坐落于佛羅里達州,占地面積達28,000英畝的華特迪士尼世界的開業,標志著迪士尼事業版圖向線下實體產業的開拓。
隨著電影制作產業轉移和家庭電視興起,迪士尼的布局開始向有線電視轉移,推出了迪士尼頻道。緊接著,迪士尼又陸續收購了Capital Cities/ABC,10家電視臺、21家廣播電臺、7家日報和4家有線電視網的所有權。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迪士尼再一次作出戰略調整,通過瘋狂收購動畫工作室不斷壯大自己的IP資源庫。2006年,收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2009年收購漫威、2012年收購盧卡斯、2019年收購21世紀福克斯,也因此,迪士尼被冠以“IP狂魔”的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2020年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迪士尼的線下游樂園產業面臨大規模停止營業,營收陷入低迷,但迪士尼于2019年推出的流媒體Disney+卻在此時大受歡迎,疫情催化下的線上活躍用戶得到大規模增長,超出迪士尼此前預期。
從線上的電視電影娛樂業,到線下的游樂園產業,從影院到流媒體,可以感受到的是,迪士尼已經建構起一個屬于自己的全球商業版圖。
02
危機暗藏
2019年末,《冰雪奇緣2》終于與觀眾們見面。
距2013年推出《冰雪奇緣》已經過去了六年,這次闊別許久的回歸被認為是迪士尼的王者歸來,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期待。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冰雪奇緣2》一經上線,豆瓣評分就一跌再跌,相較于第一部8.4的高分,第二部7.1分的評分雖不能說低,但也確實不怎么樣。
觀影之后,許多網友吐槽影片是“在MV中插入電影”,“及格線之上,佳作之下”。相較于第一部影片,第二部整體彌漫著溫吞拖沓的氣質,情節推動全靠尬唱,難免被認為是買著電影票來聽音樂劇。
《冰雪奇緣2》的口碑暴跌,究竟是迪士尼難逃“續集”噩夢,還是制作方不再用心,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果說《冰雪奇緣2》遭遇滑鐵盧是由于續集原因,那么迪士尼2020年推出的真人改編電影《花木蘭》就沒有理由再去怪罪外部因素了。
由于疫情影響,《花木蘭》的上映日期被一拖再拖,吊夠了觀眾們的胃口。結果迪士尼出品的金字招牌,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豪華演員陣容都沒能挽回這部劇口碑的撲街。
劇情渙散、表演僵硬,不必要人物的添加以及鏡頭分切的雜亂無章,不禁讓人疑惑,迪士尼投入兩億元的預算都花在了哪里?
影片上線一周,《花木蘭》的豆瓣評分直線下跌,目前已經跌至5.0分,可以說是迪士尼史上評分最低的影片,人們對迪士尼的好感度愈發降低,甚至有網友預測,迪士尼下一部上線的《黑美人魚》極有可能打破《花木蘭》記錄,再創新低。
圖:冰雪奇緣2、花木蘭豆瓣評分(來源:豆瓣)
除此之外,2020年發生的系列事件也對迪士尼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目前,迪士尼營收主要依靠的還是線下游園產業和酒店服務業,疫情影響之下,迪士尼樂園的停業時間長達半年之久,這對迪士尼的經營壓力可想而知。盡管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但世界范圍內疫情的蔓延還沒有結束,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迪士尼的主題公園、度假酒店、商品零售店的經營將持續受到影響。
而看似漲勢頗好的Disney+,可能是有些高興過早的嫌隙。
迪士尼近兩年來在流媒體業務上投入較多,如今看來已經是蓄勢待發,但其制作能力似乎還無法跟上流媒體快速發展的腳步。
在迪士尼最新公布的50多部新作品中,能夠登上Disney+的作品不到十部,更多的是迪士尼對于后五年工作一個規劃。與此同時,眼下Disney+上已有的作品,有超過90%的內容是基于現有IP打造,到目前為止,支撐Disney+的原創內容只有星戰衍生劇《曼達洛人》和音樂劇電影《漢密爾頓》。
IP的創新與續存,一直是迪士尼龐大宇宙存在的核心。雖然近十幾年來,迪士尼接連收購了幾家知名動畫工作室,但在自己的IP創新方面卻遲遲沒有動作,一直靠推出續集來收割觀眾,顯然誠意不夠。
需要注意的是,迪士尼應該明白,Disney+的用戶增長一定程度上是沾了風口的光,疫情期間居家人數增多,是導致Disney+的用戶數量的直接原因,隨著復工復產,社會運行的有序恢復,Disney+如何在保持現有用戶的同時,繼續吸納更多的用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03
到下一個IP宇宙去
復仇者聯盟的大獲成功,也許可以給迪士尼帶來一些啟示。
前段時間,《后媽們的茶話會》在網上傳的十分火熱。強勢、聰明又腹黑的三位后媽的坐在一起談話的氣勢咄咄逼人,而那高貴又優雅的氣質讓觀眾又愛又恨的同時直呼上頭。在《后媽們的茶話會》中,經過二次形象塑造的白雪公主的后媽,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有事業心,智商一直在線,不會沉迷于情情愛愛的典型女強人。
對比白雪公主這位不需要花費任何心力,命運安排之下坐擁一切的公主,努力爭取,會嫉妒會生氣的后媽似乎與觀眾的距離更近,更加真實,更能引起共鳴。
圖:后媽們的茶話會(來源:B站)
對現在的觀眾來說,對于影視劇的接受標準正在經歷由“美”到“爽”的轉變。
換句話說,之前觀眾在作品指向上更加在意的是思想性、審美性和歷史性,而隨著受眾觀念的轉變,觀眾更加注重的是身體性、代入感和想象性滿足,這種滿足感就包括了對于權利、財富、情感的想象性滿足。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塑造下的新觀眾,他們在觀看時十分期待將自己的感受和觀點通過互聯網分享出去,并從這種分享中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相較于迪士尼的公主天團,也許迪士尼在劇情中刻畫的那些反派人物更容易激起人們的認同感和想象性滿足,更受現代人的歡迎。
在一眾公主可可愛愛、沒有頭腦的襯托下,反派顯得精明干練、有明確的目標或目的,性格形象也十分鮮明。加之反派不同于常人的坎坷人生經歷也成為了吸引觀眾的一大亮點。所謂善良的人千篇一律,可惡的人各有各的不同。依靠已經擁有的影視知名度,對現有的反派角色,進行二次的加工塑造,賦予反派以更加飽滿豐富的性格形象。
如果迪士尼在短時間內無法打造出一個全新的IP,也許考慮再造一個反派宇宙IP也未嘗不可。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一個效法,畢竟,想要再造一個IP宇宙絕非說說那么簡單,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敘事結構的搭建、受眾心理的把握都是需要考量的。
對于迪士尼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在保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同時,還需不斷調整策略規劃,以應對新變化。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眸(ID:xinmouls),作者:亞婷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