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向中國市場拋來的繡球,被閱文接住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周天財經(ID:techfinsight),作者:以諾
中國元素,顯然早已是今天歐美高票房科幻電影里的老朋友了。不過這種標配式的東方露臉,大多往往還停留在建筑、食物、人物膚色等肉眼可見的具像化物質層面。
雖然也有迪士尼、夢工廠基于《花木蘭》、《功夫熊貓》等中國文化原型所做的創新嘗試,但更多時候,這樣的作品更像是「香蕉人」般的存在——依然還只是黃種人的外殼,西方文化的內涵。
近年來,歐美市場也在嘗試推出更「中國化」的作品,顯然,這需要有中國水土成長經歷的本土平臺參與,才能更好地講一個更好的東方故事,把人與人之間的「中國式關系」等抽象元素融入其中。
一向對合作對象挑剔有加的迪士尼,近日就通過一個超級 IP 框架,向中國拋來了合作嘗試。結果是,閱文當仁不讓地接到了這一「繡球」,于情于理,意料之中。
合作方式之一,是 40 部《星球大戰》系列中文網絡小說,將逐步上線閱文集團數字閱讀全平臺——這也是迪士尼第一次在中國開放《星球大戰》小說的電子版權。
另一個合作動作是,閱文作家「國王陛下」將執筆,和閱文集團世界觀架構組、盧卡斯影業故事組合作,共同打造帶有中國特色的星戰故事。
這意味著已穩居中國網文領域絕對份額的閱文集團,再下一城,進一步接壤國際市場。
如果說,迪士尼最終之所以甄選與中國的頭部網文平臺合作,看重的僅僅是后者巨大流量,那么就太小瞧迪斯尼商業價值的判斷標準了。閱文有著國際視野的 IP 世界觀,以及粉絲經濟的全球同源,才是二者得以達成合作背后更大的邏輯要旨。
01
閱文的「共創」優勢
如果說,在文化生產的「后工業」社會,受眾用傳統書評影評的方式參與作品的流通,已經成為古早的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瀏覽更迭,那么,今天的中國網文市場,則是復現式地充滿著受眾/粉絲參與的場景。
粉絲經濟,對于今天的中國市場已經并不陌生,尤其在娛樂領域,不但一手造就了眾多流量明星,也讓從經紀到平臺各方角色賺得盆滿缽滿。同樣,網文世界里,「粉絲共創」也構成了閱文集團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生態之一。
自 2015 年 3 月,國內最主要的兩大文學平臺——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合并成立閱文集團后,中國網絡文學市場的格局實際已被徹底重新改寫。
閱文集團旗下品牌
從前還是各自為戰的諸侯,就此使中國網文市場實現了「大一統」,這也為后來「粉絲經濟」的生長,進一步提供了成熟的土壤。由于所有元素在同一個大平臺內流通,保證了作者——內容——讀者之間能形成最優模式的影響互動,進行「內容共創」。
根據數據統計情況看,這家有著 20 年網文經營歷史的平臺,目前已經有超過 2 億月活用戶,780 萬位作家,以及 1110 萬部原創文學作品。
不論放在中國市場還是國際來看,這都是一個相當令人目眩的數字。「家道殷實」對于一個內容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既包括文本本身,也包括作者及粉絲資源。如果說新零售看重的是「人貨場」能否跑通,那么閱文顯然可以說,是有著網文世界的超級「人貨場」資源組合。
就像一套模塊豐富充足的樂高,放在龐大的孩子群里,可以被自由組合出各種可能。網絡天然的靈活屬性,提供了粉絲參與內容創作的可能,正如今天奈飛制作的美劇,有越來越多的劇情,可由網友投票決定走向。網友的喜好,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著平臺收視率。
這樣的互動機制在網絡文學領域體現更顯著。與過去傳統創作模式相比,今天的網絡文學與受眾的關系更為接近——通過與讀者的即時互動,網絡文學能夠便捷地觸達讀者,影響讀者,甚至產出新讀者。
在這個輿論場中,讀者正在深度參與文本建設本身。全民參與表達的信息時代,平臺所提供的文本議題,同時為作者和讀者在共同提供有效話語權,以及商業信服力。
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
在接受包括財經周天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稱,從平臺的角度看,網絡本身可以讓文學 IP 的粉絲社群建設更加高效,不論是閱讀產品本身還是各類社區,能夠最快地找到粉絲、聚合粉絲、轉化粉絲。
顯然,這種文本工業制作流程,要比傳統 IP 官方生產模式更有成本優勢。
這些意味著,網絡文學的「共創色彩」靈活性,是傳統制作方式無法比擬的。網絡文學在連載過程中粉絲就可以跟進參與,從故事文本到世界衍生都充滿粉絲表達,在用戶感召力和歸屬感方面具有優勢。
02
讀者的期待視域
擅長講述「中國故事」的閱文,本次與迪士尼合作改寫《星球大戰》,不但迎合了國際市場對中國元素內核的好奇心,最直接的是,將極大滿足中國受眾對經典 IP 的新期待視域。
所謂「讀者期待視域」,是當代西方文藝批評的一個經典理論,由接受美學主要代表、康士坦茨學派創始人漢斯·羅伯特·姚斯提出。姚斯認為,讀者在接觸一份文本作品之前,實際已有一個「期待視域」,也就是說,對作品顯現方式有一個定向性期待,這種期待有一個相對確定的界域,界域也就圈定了理解的范疇。
按其對讀者重要性的經典辯護,「作品的結果正是取決于期待視野與作品間的距離,熟識的先在審美經驗與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視野的變化’之間的距離」。
姚斯進一步將讀者的期待視域分成兩種形態:一種是在既往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較為狹窄的文學期待視域;另一種是在既往生活經驗基礎上,形成的相對更為廣闊的生活期待視域。這兩大視域相互交融,構成了具體的閱讀視域。
這正契合了中國元素進一步滲入《星球大戰》改編的社會文化心理。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中國故事創造者,借著此次機會,與國際超級 IP 進行深度融合嘗試,不但國內外讀者從文本上有所期待,而且中國受眾更會對超級 IP 中出現自己所熟知的生活環境而感到興奮。
閱文集團和迪士尼中國宣布推出“星球大戰”中文網絡文學
對于制作雙方來說,這也是一次讀者期待視域下,粉絲經濟的一次雙贏。
一面是,《星球大戰》本身已被市場和時間驗證,且需有持續創新和進行價值進一步開發,迪士尼與盧卡斯影業借此推動了《星球大戰》品牌東方本地化。
另一方面,作為超級 IP,《星球大戰》本身凝聚并沉淀了穩定的用戶情感價值,中國文化可以借此更自然地融入世界語境,借助全球 IP 影響力進行文化出海。
在此次兩家公司宣布達成合作之前,閱文集團 CEO 吳文輝曾在 2016 年,就提出過一個「IP 世界觀」的概念,并用三個條件對此進行了設定:一是要有非常豐富的人物形象,要有非常豐富的故事情節,還要有非常龐大的世界觀;二是,這一 IP 本身要與粉絲之間能形成狂熱的情感紐帶;第三,粉絲對它有持續追隨的意愿,正如金庸小說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以來,時常被重拍,而每次重拍依然總是會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這樣的世界觀高度,顯然是站在全球視野的思考,可見閱文對于 IP 的選取,實際不僅僅是注目于中國市場得失,而是已積極投入國際競爭格局。
03
如何「共創」講好這個超級 IP 新故事
中國的人口土壤,天然決定了網文用戶有著無與倫比的豐富樣本。憑借這個樣本庫,當一家平臺投入資金、流量、創意來做內容,誕生的自然是更精細化,且能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的作品。
某種程度上,這是賦予粉絲的深度參與權。IP 影響讀者,讀者參與制作,制作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閱文擁有最豐富的活躍粉絲,相當于就有了一個自動監督市場的「智囊團」。
比如,其旗下知名 IP《全職高手》就是這樣一部在粉絲作用下,成功「出圈」的作品。由于其風格和內容熱血、青春,在年輕人中大受追捧。據此,看到了商業價值的閱文,后來就將其進行了 IP 進一步的衍生擴展,推出了漫畫、動畫、游戲、影視劇、周邊等等,進一步衍生出了更高密度的 IP 擴展世界。
在這套生產體系下,《全職高手》相當于實現了從一個故事,變成一種文化;由一個 IP,創造一個產業。
類似這樣的「粉絲共創」,儼然已經成為今天閱文經典模式。據統計,僅在閱文旗下原創平臺起點中文網上,粉絲參與創建的角色就多達 9 萬多個,累計產生的角色互動達 3000 多萬次。
社會領域,婚姻往往講究門當戶對。商業世界的合作往往也大同小異,比如「粉絲共創」能力,就被閱文和迪士尼看作是雙方得以合作所具備的共同基因。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電影海報
比如,楊晨認為,《星球大戰》從誕生之初便具備粉絲共創基因,「除了炫酷的光劍和絕地武士,星戰的魅力更在于它向讀者傳遞了無限的勇氣和正直,激發人心的力量」。
所以,從 1977 年該系列首部電影上映,到今天已經 40 多年。這 40 年里,《星球大戰》推出 11 部系列電影、累計票房約 124 億元、平均單部票房超過 10 億美元,穩居全球票房第一。除了經典的電影形式外,全球創作者又將其對星戰的理解,通過不同的故事形態表現出來,像后來衍生出了眾多的漫畫、小說、游戲等,在全球范圍不斷傳播和擴展。
至于為什么這個 IP 能持久不衰,一位名叫 Lucktime 的《星球大戰》鐵桿粉絲,曾在知乎這一問題下面,作出一則得到高票點贊的回答:「路轉粉靠電影,粉絲轉為鐵桿粉絲,這種高度黏性應該歸功于衍生宇宙。」
翻譯過來,也就是在一款經典 IP 概念下,形成了不同藝術表現形態的商業矩陣。
互聯網時代,可以說,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在相當程度上帶來了一場「文化平權」,他人即社會,粉絲即作者。以豐富內容吸引用戶,以創作模式達成情感共鳴,這個時候,誰能最大程度「網聚人的力量」,誰就是市場贏家。
顯然,今天有著工業制作般內容生產流程的閱文,是具備這些素質的,加上植根于中國這片廣密的素材森林,接下來,完全有可能走出與此前日本、美國不同的運作 IP 新模式。或許很快,世界將流行起文化產業的又一次中國制造。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