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真的能“夢回2009”嗎?
習李政府執政以來,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市場的表述都有新意。2014年的報告,近8年來首次沒提房價。而今年的變化更大,不僅時隔6年后再次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還去掉了幾乎每年都有的“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
翻閱自2005年以來的歷次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房地產部分,上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不提抑制投機投資,并且鼓勵住房消費,則要追溯到2009年。當年的樓市最終在政策的剌激之下迎來了大反彈,因此有媒體總結:今年的樓市政策是“夢回2009年”。
事實上,當前國內房地產形勢的確堪憂,去年全國住房銷售面積出現房改16年以來的第二次年度下跌,前一次是2008年。雖然去年11月底央行降息,力助40個重點城市12月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但市場熱度僅維持了1個月。進入2015年后,新房成交量迅速回落到去年救市前的平均水平。今年前2月的成交量甚至低于過去兩年的同期水平。
而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措辭與2009年確有幾分類似之處,再加上央行春節過后宣布今年的首次降息,市場對寬松貨幣預期有所加深。這都讓很多人覺得現在似乎又回到了2009年,中國房地產泡沫不會破,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引擎之一的——房地產的春節即將到來。不過,筆者認為,當前的樓市已物是人非,與2009年炯然不同,投資者切忌將回光返照,當成現在是抄底樓市的大好時機。
首先,2008年底的金融危機,屬于外部因素,當時國內樓市泡沫并不大(既使在上海,房價也只有1.2-1.5萬/每方米),再加上中央政府的“四萬億”投資、降息、減稅等一系列政策的共同剌激之下,市場最終得以反彈,而且這種反彈一直持續到了2013年。
而現在房地產的衰退來源于內部,因為自1998年房改以來,房價一連漲了16年,自身有調整的需要。再加上本屆政府立主于改革,通過改革紅利的釋放來拉動經濟可持續增長,所以不可能再像2009年再樣推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其三,2009年各級政府力推房地產市場火爆,意在維系經濟高速運行。而現在各級政府均降低了GDP增長預期,即使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房地產政策,其意圖也是要想去庫存,讓房地產泡沫軟著陸。從全國宏觀層面來看,占據全國新房銷售面積30%的前40個重點城市銷量已接近飽合,就算目前的存量住宅完全“去庫存”也好幾年。
更要命的是,多數二三線城市的新房人口增速落后于房地產成交額,房改房增值帶來的隱形紅利也在逐步消失。多數二三線城市的新房人均擁有量,已接近甚至超過一線城市水平,如果未來沒有人口持續增長,住房需求將缺乏有效支撐。而作為一線城市來說,動輒數百萬的房價,一旦投機投資者退出,自住型消費群體又無法接替,房價泡沫更有崩潰的可能。估計一線城市房價開始比較抗跌,但最終難逃回歸理性價位的宿命。
最后,2009年時除了股市,就是房地產投資,民眾投資的渠道相對現在少了很多。而現在互聯網金融、信托、銀行理財產品、海外置業讓很多人有了更多的投資選擇。人們大可不必動用巨額資金來謀取較高回報。隨著投資渠道多樣化、利率市場化,投資者完全可以用不多的資本投資,來獲得相對不錯的收益率。而鑒于房地產泡沫風險巨大,更多的資金分流到其他的理財市場,則是未來大的趨勢。所以國內房價再不可能再有大漲的空間。
所以今年雖然政府工作報告為了確保整體經濟的確定,將鼓勵住房消費寫了出來,而且各級地方政府也都給房地產調控松了綁,但是并不意味著2015年房價就會攀升。我們在政府工作報告的涉及房地產部分中可以看出中央的三大意圖。
其一,對于庫存較高的城市,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購買存量房轉為保障房,給低收入群體住房進行托底。主要措施包括今年提出的“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并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而去年提出的新型城鎮化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棚戶區改造,今年將繼續增加110萬套至580萬套,這是通過拆遷來增加住房需求,減輕商品住宅需求下降的影響,同時也惠及了民生。
其二,中央政府在調低GDP增速,預期房地產投資下降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增加鐵路、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資,這兩項今年的投資目標高達1.6萬億人民幣,比去年幾乎翻倍。因為調整經濟結構,無法一蹴而就,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制造業投資不振,那只能通過基建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不過同樣是基建投資,中央也要力爭通過PPP的形式引進民間資本投資,以便更好達到“簡政放權”的效果。
其三,確保房地產“軟著陸”。 在“穩中求進”的轉換階段,仍需確保整體經濟的穩定,“穩定住房消費”的重要性無疑就凸現出來了。在本次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六大消費引擎中,住房消費是唯一的實體商品,也是總量最大的消費。住房消費同時又能帶動投資和上下游眾多產業。所以確保房地產投資對于穩定經濟增長,促進深化各項改革至關重要。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之所以提出“鼓勵住房消費”就是因為國內經濟要穩增長,離不開房地產業,只有房地產業的穩定,國內經濟結構轉型才能有效進行。但這并不意味著,像2009年那樣的房價大漲的情況會再次發生。雖然政府工作報告中頗有讓人“夢回09”的味道,但是現在的樓市與2009年相比,早已物是人非。中國房地產的大調整期已經來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