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樂巨虧折射實體零售生存之困?
如果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人人樂如今的處境,或許并不為過。身處需求低迷、競爭激烈的傳統零售業,人人樂2014年的業績慘不忍睹。昨日,人人樂披露最新修正后的業績報告,預計虧損金額從2億元擴大到6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人人樂還曝出公司財務人員侵占公司財產的情況,此案涉及金額高達數千萬。
應該說,人人樂所處的傳統零售業,如今并不為市場所看好。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度,全國主要零售業(百貨、超市)共計關閉門店超過200家,增長474%,創歷年之最。而且無論是跨國巨頭還是國內民資都無一幸免。人人樂也在2014年度關閉了18家連續虧損,且扭虧無望的門店。那是什么原因導致像人人網這樣的實體零售企業面臨生存困境的呢?
首先,互聯網電商的興起,不斷蠶食著實體零售業的市場份額。現在有更多的年輕群體喜歡在網上購物,只要輕輕一點鼠標,又好又便宜的貨物就會輕松送到家。盡管像淘寶這樣電商平臺不時傳出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新聞,但是互聯網電商時代已經到來。就連國內首富萬達王健林都深感電商的沖擊,不得不將放下開發商業地產,收取租金的舊模式,投下巨資將戰略重心移至電商領域。
再者,同業之間競爭激烈,作為國內民營企業的人人樂,無論是資金鏈、人才儲備、經營成本控制,都很難與跨國零售業巨頭抗衡,在沃爾瑪、家樂福等巨頭轉型的擠壓之下,作為國產品牌的人人樂,不出現巨虧都很難。
其三,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上漲,使整個零售業頗感壓力,利潤空間進一步被蠶食。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2年,接受調查的零售企業人工成本增長26%,租金成本上漲10%。人人樂當然也被席卷其中。早在其2011年的年報就顯示,租金市場水平持續上升,使得新開門店單位租金上漲,租賃合同中關于租金遞增的約定,也使每年的租金呈自然增長。
對于國內傳統零售業而言,一方面傳統零售業的利潤被不斷擠壓,另一方面房租、工資水平卻在不斷上揚,構成了無法調和的內在矛盾。而在收入和支出增幅無法得到平衡的情況下,人人樂出現巨虧也在所難免。
最后,人人樂這家公司管理失控,出現多項訴訟,甚至在財務上也出現了侵吞公司財產的內鬼。今年1月份,公司財務部核查賬務期間,關注到全資子公司天津市人人樂商業有限公司所屬的分支機構,天津市人人樂商業有限公司遷安購物廣場的資金流出存在異常。雖然相關涉案人員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偵查之中。但給人人樂造成的2014年財產損失金額約為3435萬元,計入2015年財產損失金額約為65萬元。
筆者認為,人人樂的財務管理問題,也折射了很多傳統零售企業的通病,就是只圖盲目擴張分店,而不注重內在運營管理,只求門店和分支數量上的飛躍,卻忽視其內在管理方面質量的提高。2014年6月至今,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人人樂就有兩位財務總監相繼辭職,卻沒有引起高層的足夠重視。而數千萬的財務損失則給人人樂的巨虧業績更是雪上加霜。
人人樂出現巨虧,是國內傳統零售行業陷入困境的縮影。在電商、同業巨頭、經營成本快速上升等多重擠壓之下,中小型傳統零售企業只能選擇關閉旗下門店的方式來“止血”。但是我覺得人人樂應該采取戰略轉型,走O2O的道路,將店鋪開到互聯網上,雖然現在轉型電商領域有些遲晚,但是轉型總比等死要強得多。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