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高端技術仍需創新提高【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巴安水務(300262)、雙良節能(600481)、碧水源(300070)、沃頓科技(000920)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海水淡化技術應用分布;中國海水淡技術應用規模
中國海水淡化行業技術發展歷程和目標
我國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發展海水淡化技術,開發利用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我國沿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國家高度重視及支持下,我國海水淡化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的發展歷程。目前,海水淡化政策體系逐步完善,自主技術基本成熟,產業初具規模。
中國海水淡化行業關鍵技術分析
海水淡化主要可以通過多級閃蒸(MSF)、多效蒸餾(MED)、反滲透(RO)、電滲析(ED)、膜蒸餾(MD)、正滲透(FO)等方法實現。其中反滲透、多級閃蒸、多效蒸餾是目前主要的商業化技術,其他方法多處于實驗室或中試驗證階段,幾乎沒有商業化的工程應用。
反滲透是中國海水淡化工程應用最多的技術
據《2021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截至2021年底,全國應用反滲透技術的工程126個,工程規模1228803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66.19%;應用低溫多效技術的工程16個,工程規模620530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33.43%;應用多級閃蒸技術的工程1個,工程規模6000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0.32%;應用電滲析技術的工程2個,工程規模600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0.03%;應用正滲透技術的工程1個,工程規模500噸/日,占總工程規模的0.03%。
高端技術薄弱仍是行業發展痛點
雖然我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已超過180萬噸/提,但我國海水淡化在技術創新方面仍存難以忽略的痛點問題:一是基礎研究薄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二是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亟待突破,高端反滲透膜、高壓泵和能量回收裝置等關鍵核心裝備材料還需進口;三是再利用技術水平不足;四是應用經驗不足。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海水淡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海水淡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海水淡化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