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中藥行業國際貿易市場分析 中藥出口規模穩步上漲【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白云山(600332)、同仁堂(600085)、云南白藥(000538)、太龍藥業(600222)、華潤三九(000999)、壽仙谷(60389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中藥進口規模;中國中藥出口規模
1、中藥持續向國際市場拓展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斷發展中醫藥科技創新和“走出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醫藥在國際市場上不斷深入政府間合作愉快交流,加入更多國家衛生體系,中醫藥國際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海外業務取得積極穩定進展。目前,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與40余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開展了30個較高質量的中醫藥海外中心、75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工作。
2、2022年中國中藥材進口量大幅增長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藥材消費市場,但存在部分地區存在中藥材品種產能不足甚至沒有資源分布的問題,因此對中藥材有一定的進口需求。2020-2021年,中國中藥材進口量較為穩定,維持在6.7-6.9萬噸左右;2022年中國中藥材進口量大幅增長,達13萬噸,約為往年水平的兩倍。截至2023年2月末,中國中藥材進口量為1.7萬噸。
從進口額,2020-2022年,與中國中藥材進口量變化情況不同的是中國中藥材進口額逐年增長。2022年,中藥材進口額達到25.9億元;2023年1-2月,中藥材進口額達4.2億元。
3、中藥出口規模穩步上漲
隨著中醫藥“走出去”進程加快,越來越多國家對中藥的青睞程度提高,拉動我國中藥的出口需求增長。2018-2022年,中國中藥產品出口量總體呈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中藥出口量達14.7億噸,其中,中藥材是主要的出口產品,出口量13.5億噸。
注:此處統計數據為中藥材和中式成藥合計數據,下同。
從出口額來看,2018-2022年,中國中藥出口貿易額與出口量變化情況類似整體呈上漲趨勢。2018年,中藥出口規模已超過70億元;2022年,中國中藥出口規模再創新高,首次突破90億元,達91.19億元,較2018年約增長20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中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中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中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中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