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汽車產業貼合國情逐步發展
汽車產業主要上市公司:比亞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北汽藍谷(600733)、長安汽車(000625)等
1、政策歷程圖
自“八五”規劃以來,中國汽車產業政策一直處于國家產業支柱型的國家戰略層面,“八五”計劃主要在于推動部分重點企業開始,“九五”計劃在于在龍頭企業引領下加大加快全國汽車產業,“十五”計劃在于關鍵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并開始關注節能低排的混合動力系統,“十一五”和“十二五”計劃則將重點放至汽車(包含新能源汽車)的國產化,并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十三五”規劃已然開展與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活動,而目前“十四五”對汽車產業的目標主要為發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產業,并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等高技術行業發展車聯網技術。
從整個汽車產業政策走向來看,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緊緊貼合國情發展并較早開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的研發活動,兩者的起步時間在國際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汽車產業政策匯總
2018年以前,我國汽車產業政策主要為規范性文件,隨著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實現汽車國產化,愈來愈多的政策傾向于規劃類和支持類,汽車產業的主要政策內容為:對汽車消費的促進、對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區域間(境內/境外)在汽車產業方面的合作、汽車產業低碳化要求、對汽車產業企業的補貼等方面。針對汽車產業的規劃類政策較少,但各省市均相應國家號召,出臺較多針對汽車產業的政策。
——汽車產業政策類型解讀
從國家層面的政策來看,或因汽車產業在質量、品控等使用安全相關方面較重要,故汽車產業規范類政策偏多,不僅如此,繼新能源汽車“騙補門”之后,國家也相繼發布了更嚴格、嚴謹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規范性政策;而因國家層面的汽車產業政策絕大多數均偏向于中長期的規劃,故規劃類的政策相對較少,而國家汽車產業支持類政策也較多,通過補貼、專項資金、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居民的汽車消費、企業對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發、以及汽車產業產業鏈上的補足、增強等行為。
——汽車產業政策關鍵詞解讀
從汽車產業政策關鍵詞提煉來看,“八五”-“九五”規劃期間主要是以發展汽車整車制造業(商用、乘用)為主,且借力外資力量成立合資企業以盡快吸收國外較高的生產技術水平; “十五”-“十一五”規劃期間,汽車制造業正蓬勃發展,國家將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作為主要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同時推進龍頭企業培育節能低排放車用發動機和混合動力系統技術;“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出現較大的變化,關鍵詞變為純電動汽車及零部件自主化、國產化,表明我國汽車產業已具雛形,準備在沖擊全球汽車生產大國的基礎上,繼續鉆研純電動汽車;從“十三五”規劃開始,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從純電動汽車轉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汽車,可以視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達一定成就,“十四五”正是攻克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好時機”。從汽車產業關鍵詞可以看出,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從借助外力,到國產化,再到高端化的走勢。
——汽車產業政策產銷量解讀
“八五”-“十二五”規劃期間,國家對汽車產量的規劃從90萬輛升為2500萬輛左右。自“十一五”開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就已提上日程,“十一五”-“十三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從累計達50萬輛升至200萬輛以上;“十四五”期間,中國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3、國家層面汽車產業相關行業政策解讀
在現階段的汽車產業政策中,最備受大眾關注的政策則是在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和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政策。
——國家層面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解讀
從整體來看,非公共和公共領域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均相較2021年有所退坡,所有補貼系數、補貼金額上限均有所下降;根據計算,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系數和補貼金額上限均下滑至2021年的70%左右。
——國家層面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發展目標解讀
國家層面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自“十二五”開始,從一開始帶充電設施的停車位不少于10%,每2000輛電動汽車配備一座快充站,到“十四五”末,要求建設滿足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充電基礎設施;不僅如此,隨著汽車產業開始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加氫站的建設也加入了新型基礎建設的行列,從推進加氫站建設到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并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表明了中國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決心,并展示了短短十年內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所需的能力。
到2025年,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的目標重點變為“加強鄉鎮等下沉地區的充換電保障能力”,表明在2020年之前,中國城鎮充換電基礎設施已基本達到目前純電動汽車的需求,需要加速鄉鎮等下線地區的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整車制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整車制造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整車制造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整車制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