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存貨管理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自有奶源供應模式較為成熟
乳制品行業相關公司:鵬都農牧(002505)、光明乳業(600597)、新農開發(600359)、新希望(000876)、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藍多(600882)、ST維維(600300)、天潤乳業(600419)等。
本文核心數據:乳制品行業存貨管理模式、代表性企業的存貨價值、代表性企業的存貨周轉率
乳企產業鏈與供應模式息息相關
——自有奶源牧場vs合作社供應
中國乳企存貨管理模式要先從行業的產業鏈以及供應模式進行分析,目前大型乳企已實現奶源供應一體化,形成了規模化的奶牛場供應模式,屬于企業的產業鏈向上整合,這樣的供應模式既提高了飼養水平,更提高了乳制品原材料的原奶質量。而中小型企業或形成合作社供應模式,該模式屬于產業鏈向下整合。兩者的差別在于: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的牧場建設及運行成本。
——一般加工制造業vs規模化奶牛場
合作社供應模式更多地考慮到對原奶加工后產品的庫存管理;而在奶源供應一體化模式下,大型乳企不僅需要考慮針對規模化奶牛場的庫存管理,還要考慮到對原奶加工后產品、配送中心和分銷的庫存管理。
一般加工制造業企業和規模化奶牛場因庫存產品的不同而致使其庫存管理注意事項、倉庫狀態、供應鏈模式和庫存變動預測都有所不同。所以具有規模化牛奶場的乳企的庫存管理模式也相對有些微不同。
注:表中的規模化牛奶場僅指代牛奶場,而非具有規模化牛奶場的企業。
大多數上市企業具有自有奶源供應
從代表性上市乳企的奶源供應情況來看,大多數的上市乳企都具有合作奶源,規模較小一點的乳企或暫未有自建牧場的規劃。
注:上圖中的代表性企業均為上市企業,上圖中僅根據公開資料和企業官網的披露內容進行判斷,具體請以官方披露為準。
乳企庫存管理模式較為復雜及多元化
根據不同的庫存特點以及是否具有規模化奶源供應牧場,乳制品行業企業的管理模式或存在結合運用的情況,其主要庫存管理模式可分為ABC分類管理、CVA庫存分類管理、MRP物料需求計劃庫存管理、VMI供應商庫存管理、JIT零庫存管理和CPFR協同式供應鏈庫存管理。因乳企大多延伸其產業鏈,故在不同業務領域或采用不同的庫存管理模式,整體來說乳制品行業的庫存管理模式較為復雜和多元化。
乳企目前存貨情況何如?
——蒙牛和光明乳業存貨價值較高
2015-2020年,蒙牛乳業、光明乳業和新乳業的存貨呈逐年增長趨勢,其中蒙牛乳業和光明乳業因其占據的市場體量較大,故其存貨的數量和價值也相對較高;而大慶乳業和燕塘乳業的存貨情況則呈下降態勢,其中燕塘乳業在2018年調整過存貨總量后維持在一定水平。
——新乳業存貨周轉率處于較高水平
存貨周轉率是一定時期內企業銷貨成本與存貨平均余額間的比率,一般情況下,在存貨平均水平一定時,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的銷貨成本增加,期末庫存商品數量減少,能反映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存貨以及銷售數量之間是否協調。
2016-2020年,光明乳業、燕塘乳業和騎士乳業存貨周轉率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其中光明乳業和燕塘乳業的存貨周轉率水平較高;蒙牛乳業和大慶乳業呈下降趨勢,但蒙牛乳業在這5年期間的存貨周轉率均高于8次,處于較高水平;新乳業和皇氏乳業的存貨周轉率則呈增長趨勢且兩者的存貨周轉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新乳業的存貨周轉率為7個代表性乳企中平均水平最高的企業。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乳制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乳制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乳制品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