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遙感衛星產業發展現狀及需求規模分析 政府為主要用戶群體【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合眾思壯(002383),中國衛星(600118),中國衛通(601698),航天宏圖(688066),超圖軟件(300036)等
本文核心數據:遙感衛星發射數量、遙感衛星存量分布、遙感衛星用途分類、遙感衛星軌道分布、遙感衛星用戶類型分布
1、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2009年國內發射3顆遙感衛星,2019年,國內發射了34顆遙感衛星,2020年為33顆。中國遙感衛星研發和制造能力近年來快速提升,衛星遙感及空間信息服務行業將步入快速發展期。2021年1-4月,中國發射遙感衛星數量為15顆。
2、衛星發射部門以軍隊為主
從各機構發射衛星數量角度來看,截至2021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射的遙感衛星數量排名第一,數量為71顆,其次為長光衛星和中國科學院,發射遙感衛星分別是23和15顆。其他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氣象局及國家海洋局都有發射遙感衛星,但是數量較少,均在10顆以下。
3、光學成像衛星數量占比最大
截至2021年4月,在遙感衛星各用途方面,光學成像衛星為79顆,占遙感衛星總量的36.74%;其次為電子情報,存量衛星數量為52顆,占比24.19%;第三位為地球科學,衛星數為為15顆,占比6.98%;其他應用占比相對較少。
4、近地軌道遙感衛星數量占比超過96%
從中國存量遙感衛星所處軌道分類來看,截至2021年4月,近地軌道占據了主要部分,為207顆,占比96.28%,其次為同步軌道,數量為6顆,占比2.79%;其他剩余的為高橢圓軌道衛星,占比僅為0.93%。
5、政府、軍隊為主要用戶群體
截至2021年4月,商用遙感衛星數量達59顆,占27.44%;政府用途數量為84顆,占比39.07%;軍事用途數量為70顆,占比32.56%;民用數量為2顆。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我國遙感衛星在社會生產和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我國民用遙感衛星系統研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逐步形成了氣象、海洋、陸地資源和科學試驗等遙感衛星系統,也具備了一定的應用基礎,但遙感衛星技術水平和商業化程度還較低。未來,遙感衛星商用化將成為主要趨勢,在社會各方各面發揮價值。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商業遙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