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產業:2022年北京市特色產業之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全景分析(附產業空間布局、發展現狀及目標、競爭力分析)
本文核心數據: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空間布局、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1、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空間布局
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是北京市重點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以氫能源為布局重點,北京市規劃建設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重點培育和建設有昌平能源谷、延慶氫能產業園、中關村(房山)氫能產業園、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等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重點產業片區。
2、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突破400億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北京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出以節能環保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為支撐,以節能環保工程集成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新興產業。2020年北京市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突破了400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0.6%,“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
——行業新進入企業數量增長較快
北京市依托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吸引了大批行業企業入駐。2020年新增的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企業數量達到189家。截至2021年11月,北京市聚集的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重點企業已經超過800家。
從重點企業的空間布局來看,北京市昌平、海淀、大興等轄區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企業數量較多,其中昌平區主要聚集了國電投數字科技、神霧集團、雪迪龍、米蘭陽光、潤華坤發、中嘉能源、國電投氫能科技、神霧科技等企業;海淀區聚集了碧水源、高能環境、大唐環境、中國電子系統、德杰盟、華能集團、航天長城、億華通、清鏈動力等企業;大興區聚集了超騰智慧能源、合康新能、中能環保、良業科技、安瑞科新、錦能偉業、未來明能等企業。
——以氫能為主的產業鏈建設逐漸完善
在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鏈布局方面,北京市主要是以氫能全鏈條創新為突破,推進新能源技術裝備產業化,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在氫能供應產業領域,北京的整體技術水平與產業化能力全國領先。北京是我國石化原料制氫和工業副產品制氫的主要技術方案研制和供給方,電解水制氫的堿性電解槽技術路線成熟;在儲運環節,氣態、固態和液態儲運的多數技術瓶頸實現突破,車用氣瓶產業化能力較強;加注環節的成套設備供應和建設交付運營能力均已具備。另外,前沿領域的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固體氧化物電解水、液氫核心裝備及液氮、甲醇等氫儲運媒介等關鍵技術與零部件均提早啟動研發布局。在氫能終端應用產業領域,北京的整體技術水平與產業化能力國內優勢地位明顯。膜電極、雙極板、空壓機等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部件環節已基本實現自主化,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炭紙等依賴進口的領域已實現突破,電堆、動力系統全國領先,較早啟動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甲醇重整制氫燃料電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的布局。
在節能環保產業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北京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出以節能環保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為支撐,以節能環保工程集成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新興產業。北京已經成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資源的主要集聚地之一,產業創新資源豐富,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在蓄熱式高效燃燒、高壓變頻、水處理及雨洪綜合利用、脫硫脫硝等領域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擁有北控水務、首創股份、環衛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同時涌現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如碧水源、神霧集團、雪迪龍、高能環境等。
3、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競爭力分析
——政策引導打造產業“策源地”、高端裝備“引領者”、服務資源“聚集地”和市場應用“示范區”
在2017年12月,北京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提出要把首都豐富的節能環保創新與服務資源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做優高效節能產業,做大先進環保產業,做精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做強節能環保服務業,努力將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裝備“引領者”、服務資源“聚集地”和市場應用“示范區”。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窗口期逐漸形成,北京市政府對氫能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21年先后連續發布《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昌平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等氫能產業重點政策,加快培育和發展氫能產業,規劃打造自主可控、綠色安全的京津冀氫能全產業鏈,加快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與裝備制造水平,推進氫能多領域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引領我國氫能產業發展。
——以氫能為代表的產業供需市場規模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氫能產業是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重點布局領域。在氫能市場供給方面,目前我國氫能來源主要是來自化石燃料制氫(煤制氫)和化工工業副產氫,主要企業有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石化、美錦能源、萬華化學等。從產量規模來看,北京的兩家大型國企即國家能源集團和中國石化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
在氫能市場需求方面,從氫燃料電池汽車接入量來看,截至2020年底,政府監管平臺已累計接入氫燃料電池汽車6002輛,主要分布在全國17個省份,其中北京市以370輛位列全國第三位,僅次于廣東和上海。整體來看,北京市的氫能產業市場供需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建設項目加速落地
近幾年,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建設項目正加速落地。根據北京市發改委對外公布的北京市2021年重點工程計劃名單,涉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建設領域的項目主要包括恒動氫能的氫能燃料電池研發生產項目、國家電投氫能公司膜電極中試產線項目、北汽福田氫燃料商用車及測試能力建設項目和北京興創投資大興氫能示范區項目北區項目,上述四大項目主要聚焦氫能產業領域,將大力推動北京市以氫能為代表的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快速提升。
4、北京市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
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北京市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速實現碳中和為目標,以智慧能源為方向,以氫能全鏈條創新為突破,推進新能源技術裝備產業化,打造綠色智慧能源產業集群。重點布局昌平、房山、大興等區,力爭到2025年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500億元。具體發展戰略如下: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產業市場前瞻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綠色能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綠色能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綠色能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