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大力推動智慧藥房發展 十張圖看本土智慧藥房企業如何布局其中
2015年,全國首個智慧藥房落地廣州,將社會、醫院、醫療機構和藥房連接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取藥系統。廣東省也借此契機大力發展智慧藥房來解決其醫療衛生機構與人口總量不匹配導致的取藥難問題,而這也間接致使廣東智慧藥房的發展潛力較大,廣東本土醫藥上市企業的布局將引領廣東智慧藥房的發展。
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大參林(603233)、ST康美(600518)、白云山(600332)、和佳醫療(300273)、香雪制藥(300147)、太安堂(002433)。
本文核心數據:廣東省智慧藥房政策、廣東省常住人口、廣東省醫療機構數量、廣東省連鎖零售藥店數量、智慧藥房優點、醫藥企業智慧藥房布局概況
現今場景智慧化、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重要基礎建設之一,智慧醫療亦不例外。
廣東第一個智慧藥房由康美藥業與廣東省中醫院合作落地
——落地廣州并于2015年6月2日正式投放運營
廣東早在2010年12月15日就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智慧廣東的實施意見》,其中一大重點物聯網應用領域便為智慧醫療,加快數字化醫院的建設,利用物聯網大力保障全國用藥安全問題,并提及要大力發展醫療衛生領域的物聯網服務業。
2015年,廣東首個智慧藥房響應“智慧廣東”的號召在廣州落地,該智慧藥房的建設初期投資建設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藥品倉儲、調劑、煎煮和配送中心,面向醫院、社會醫療機構和患者提供服務,于2015年6月2日正式投放運營。
建設的第一期工程的藥房中藥處理能力可達到600方/天,4000劑/天,第二期則分別增至2200方/天和15000劑/天。
該項目是廣東企業康美藥業與廣東省中醫院合作的項目,但康美藥業并不止步于此。
——康美藥業在廣東城市布局更多的智慧藥房
2018年康美藥業宣布在三年內投入105億元投入 “智慧藥房+智能藥柜”的業務,并在全國投建15家智慧藥房。
截至今日,康美藥業的智慧藥房已經在多個城市及當地醫院落地并應用,例如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可以從下圖中大致看出,其在廣東布局的城市較多。
不僅如此,2020年,康美智慧藥房已在“穗康”平臺上線,為廣大廣州地區的市民提供了包括健康碼在內的重要健康服務,提供足不出戶的在線中藥藥事服務。
康美藥業在廣東大力發展智慧藥房的業務不僅僅是因為康美藥業是廣東本土企業,或因廣東較早推出相關政策推動智慧藥房的發展。
廣東政策推動智慧藥房發展
廣東早在2010年就開始了對數字化醫院的建設并提及要大力保障全國用藥安全,智慧藥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居民在智慧藥房中的用藥方式和用量的跟蹤和信息推送來保障居民的用藥安全,正式打開了我國智慧藥房發展的道路。
此后,2015年,廣東省發布“十三五”規劃中又再次提及第三方藥物電子交易平臺以及藥物溯源系統,2016年前的政策并未真正提及智慧藥房這一詞,但規劃中所提及到的建設內容均貼合于智慧藥房的功能;
2018-2020年,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智慧藥房的發展,且2021年廣東省“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及了智慧藥房相關的規劃和建設目標。
廣東發布較多的政策助力智慧藥房的建設,其急于推動智慧藥房原因為何?
廣東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口總量不匹配導致等藥時間久
——廣東人口排名第一且增長較快
相較于其他地區,廣東對智慧藥房的需求更為迫切。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廣東省人口排名全國第一位,但其醫療衛生機構和零售連鎖藥店數量卻不相匹配。
2019年,廣東省常住人口數量第一,共1.12億人;2021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廣東省仍位列全國人口數量首位,共1.26億常住人口。
從數據中心可以看出,廣東省人口不僅位列全國第一,其增長速度亦很快。
注:人口數量排名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排列,與2019年的排名有少許差距。
——廣東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相對較少
2019年,對比山東、河北、遼寧和河南的數量來說,廣東的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相對較少;相比山東、河北、遼寧和河南的常住人口來說,廣東省的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與其常住人口數量并不匹配。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廣東省的醫療衛生機構數量(這里僅指各類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共52695家。
注:地區顏色越深表明該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較多;以上納入統計的醫療衛生機構僅包括各類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且港澳臺暫未納入統計,下同。
智慧藥房優勢眾多可幫助廣東解決開藥難的問題
面對廣東這一棘手情況:人多+醫療機構少,廣東可更多地依托智慧藥房快速取藥和醫院藥方分流等優勢來改善這一難點。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和規劃財務司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發布《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報告(2020年)》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廣東藥品經營企業許可情況的連鎖零售藥店共21824家。
注:地區顏色越深表明該地區連鎖零售藥店較多。
如果這些連鎖零售藥店可以通過醫療信息化的手段打通零售連鎖藥店和醫院處方系統,居民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看病即取藥,甚至可以在家附近的零售藥店作為取藥點,一定程度上緩解取藥難的情況,實現藥物規范自取便利。
智慧藥房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實現處方系統與藥房系統的無縫對接,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或可提供無接觸取藥服務的一個創新醫藥服務。
它能夠幫助醫院優化藥房的配發系統、調劑系統和人力安排系統,從而為醫院藥房提高效率,節約人力物力成本,還可以減緩患者在取藥過程中過度等待造成的滿意度下降的情況。
以廣東省政策推動程度及廣東省目前的情況來看,廣東省發展智慧藥房的空間較大,在這一情形下,廣東本土醫藥上市企業在智慧藥房的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廣東省智慧藥房的發展會受上市企業的布局的影響。
廣東本土醫藥企業以不同方向及特點布局智慧藥房
布局智慧藥房的醫藥上市企業共6家,分別為大參林、康美藥業、白云山、和佳醫療、香雪制藥和太安堂。
在這6家企業中,有4家以整體智慧醫療布局為主,有2家僅涉及建設的一部分:和佳醫療僅涉及到智慧醫療系統中的一部分,例如藥房排隊叫號系統、藥房管理系統等;而太安堂則僅只涉及到藥房傳輸和取藥的環節,其與醫院合作,利用自身門店分布優勢形成醫院外的取藥地。
廣東省大力推動智能藥房發展的原因之一或為廣東省在醫療資源和常住人口的不匹配,導致醫院在取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難,智慧藥房的醫院藥房聯動特點令其成為這一困境的突破口;在這一情況下,廣東本土頭部醫藥企業在領頭作用上就起到重要作用,通過企業在軟件、硬件等方面的布局,側面推動廣東智慧藥房的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療信息化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