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豪車市場:誰的未來?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了豪華品牌的吸金之地。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的豪華車銷售依然火爆,銷量達到130416輛,同比增幅高達36.7%。
目前,從英菲尼迪、雷克薩斯再到路虎、捷豹、路特斯等,不少豪車品牌都推出了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定制車型,以求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據統計,2011年我國汽車總體市場是1235萬,高檔車市場是94.5萬,僅占7.6%。在德國等成熟汽車市場,高檔車市場占到整體市場的30%。由此可見,我國豪華車市場還存在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德系主宰 日系分食 中國跟進
在我國的豪華車市場上,品牌仍然是吸引消費者的不二選擇。
傳統的“德系三強”占據著市場近九成的份額,中國豪車市場正明顯地呈現出被德國“三駕豪華馬車”壟斷的態勢。2011年,德系奧迪、寶馬、奔馳三在中國的銷量超過7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35%;中國成為奧迪全球第一大市場、寶馬全球第二大市場、奔馳全球第三大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寶馬品牌銷量為75008輛,比2011年增長37%,贏得了跟去年同期相比超過兩萬名新增用戶。這季度的銷量甚至超越美國,成為寶馬全球最大的市場,表現十分搶眼。
目前,德系三大豪華品牌圍繞網絡建設的競爭日趨激烈,營銷渠道的下沉已經深入到三、四線城市。其中,一汽大眾奧迪擁有國內最成熟的銷售服務網絡,240家授權經銷商覆蓋了全國119個城市。
身為市場霸主的德系豪華車尚且積極為擴展市場布局,其他派系的豪華車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在本屆北京車展,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和謳歌三大日系豪華車企表現出了不同以往的“沖勁”。
謳歌此次北京車展帶來了3款中國首發車型,其中,ILX和RDX將在今年正式投放中國市場,旨在進一步擴充其在中國的產品線。
ES系列是雷克薩斯歷史上最為成功且銷量最高的車型,將ES250的軸距加長,表現出雷克薩斯重點開拓中國市場的決心。雷克薩斯中國計劃于2012年實現50%以上的同比增長,達到8.8萬輛,計劃增幅達到56.3%。
北京車展上,英菲尼迪帶來了專門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長軸距版全新M系中型轎車,由于英菲尼迪是目前惟一在原產地根據中國市場需求進行設計和生產豪華車企,這將大大提高M長軸距版車型的競爭力。
相比,日系豪華車的積極搶攻,美式的豪華車則有些“不思進取”,不管是設計、排量、還是價格在國內均缺乏吸引力。
長期以來,我國自主品牌在豪華陣營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今一汽紅旗、吉利控股的沃爾沃等品牌有望徹底打破這一局面。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董事長徐建一表示,“我們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支撐體系,在紅旗產品的發展規劃上,中國一汽為打造紅旗精品投入了最優良的資源。建成獨立的紅旗生產項目團隊,達到1600多人。項目啟動以來累計投入產品研發費用52億元,開發了H(公商務車)、L(豪華車)兩大系列紅旗整車產品,形成了可覆蓋C、D、E級高級轎車的發展基礎。‘十二五’期間一汽將再投入105億元,進一步提高紅旗產品的研發能力,豐富產品系列。未來五年紅旗產品將投放兩款SUV,一款商務車和一款中型禮賓客車,不斷滿足客戶對于紅旗高端車的需求。”
在本屆北京車展,一汽、上汽、北汽等自主品牌廠家紛紛展出中高端甚至豪華車,提升品牌向上突圍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前瞻產業研究院汽車行業研究員劉瑞柏認為,高端化、豪華化是自主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將有助于提高自主品牌含金量,然而盲目進發并不可取。特別是當前,我國自主品牌的發展仍被雙離合變速器、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汽油機等核心技術所困擾。
與此同時,我國自主品牌企業當前資金普遍偏緊,如果過多地把資金和精力投向中高端車型研發,一出手就是幾十、上百億元,自然會影響對低端市場的開發,在國外品牌的沖擊下或將難保在低端市場上已經擁有的優勢。
誰的未來?
競爭大了,車企和銷售商少不了會祭出降價大旗。
今年2月以來,奔馳S級轎車“跨國清庫”引發的降價,帶來了一波豪華車降價風潮。
寶馬、捷豹、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奧迪、大眾等悉數卷入,豪車市場的價格戰波及到幾乎所有的豪車品牌。主流豪華車產品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謳歌、捷豹等部分車型的優惠幅度甚至高達10萬元以上,而有些頂級豪車降價幅度甚至超過20萬元,奔馳一款豪車降價幅度甚至達到60萬元。
奔馳限時限量促銷紅火說明中國豪車市場潛力空間巨大,動輒幾十萬元的優惠說明中國豪華進口車價格與國際豪車市場價格尚有很大的接軌空間。以一輛4.0升出廠價為100萬元的進口車為例,在進口到中國交納稅后,成本價已漲至200萬元。
為降低成本,豪華車國產化已成趨勢。奧迪、寶馬顯然已經走在前面,而雷克薩斯、謳歌等品牌也緊隨其后。
目前,這一勢頭正在加劇,今年初,捷豹路虎與奇瑞的合資項目正式敲定。據相關人士透露,未來總共生產4款車型,其中包括2款路虎攬勝車型,1款奇瑞和捷豹路虎合資自主車型,另外一款是全鋁車身的捷豹車型。
英菲尼迪的兩款車型也計劃于2014年,在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合資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工廠進行國產化。
相較而言,國產化能減少關稅、降低流通與運輸環節的成本,為品牌開拓國內市場助力。去年底,華晨寶馬正式啟動BMW 5系長軸距車型出口充分肯定了國產化豪華汽車的品質。
但是,并非所有豪華車都需要用價格來搶占市場,超級豪華車型如勞斯萊斯、邁巴赫、布加迪、柯尼塞格等車型仍將保持在超高價位;特別版、龍年限量版等噱頭也仍讓部分消費者心動不已。
去年北京車展賣出超豪華展車30余輛,成交總額超過1.5億元。除價值3800萬元的布加迪威航外,瑪莎拉蒂在現場訂出15輛,成交總額3750萬元;蘭博基尼售出3輛,總價近2500萬元;世爵LM85限量版和阿斯頓馬丁Rapide也分別售出了1輛和5輛。令人更不可思議的是,法拉利599GTO限量車剛現身車展,甚至連售價都還沒公布就宣告售罄。
“在中國,布加迪的買家遠遠比其他海外市場年輕很多,海外其他市場布加迪的買家平均年齡要在45歲至50歲之間,而中國買家年齡基本都在40歲以下,這算是布加迪在中國市場獨有的特點。”布加迪中國業務總監鄭順景稱。
相關數據顯示,在奧迪、寶馬、奔馳等中國熱銷豪華車品牌的車主中,30-45歲之間的人群占到了一半,這也說明了中國富豪的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各大豪華車企比如奔馳、寶馬、奧迪等,都在積極摸索中國年輕化精英消費群體的豪車需求,努力將產品研發及營銷策略向運動化、年輕化方向發展。
此外,新技術的應用仍將是豪華車品牌吸引眼球的關鍵。今年,寶馬宣布即將引入全新BMW TwinPower Turbo直列4缸汽油增壓發動機在沈陽生產;大眾汽車品牌將在2012年引入藍驅車型到中國市場,啟動停車系統 (Start-Stop),制動能量回收系統(Recuporation)將在大眾汽車國產產品中配備;首次在中國亮相的奧迪e-tron輪轂電機驅動式概念車,以其超長的續航里程和快捷充電能力也令人影響深刻。
前瞻產業研究院汽車行業研究員劉瑞柏認為,豪華車品牌將是今年汽車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細分市場。在這個車市金字塔頂尖,各路高手過招,只有融入中國市場,為跨國品牌賦予更多的“中國元素”,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如果從政府對國家發展的長遠規劃來看,豪華車不應該再是大排量的代名詞,未來豪車發展還應該側重于小排量車型,只有充分理解國家政策的大方向,豪車才能算是真正融入了中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