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制造業:看上去很美
節能燈,學名稀土三基色緊湊型熒光燈,是指將熒光燈與鎮流器(安定器)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照明設備。節能燈以其高光效、高顯色、節電能、長壽命的優異性能,被譽為第三代新光源,尺寸與白熾燈相近,可直接替換白熾燈使用。
政府補貼,全球白熾燈淘汰政策的出臺,加速了節能燈對白熾燈的替代,巨大的市場炙熱了資本的雙眼。然而國內節能燈制造企業卻并沒有想象中的歡欣鼓舞,因為,他們還不得不面對市場背后隱匿著的重重危機。
白熾燈退市加快 節能燈需求加劇
2008年以來,國家開始對居民購買節能燈給予補貼,以推廣高效照明產品,促進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節能燈開始在國內普及。
2011年4月初,國家發改委啟動節能惠民工程,提出將繼續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在推廣初期,采取政府補貼方式給予支持;當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份額達到一定水平(如30%以上)基本實現產業化,規?;a,成本降低,財政不再給予補貼。
同年,國家發布“白熾燈淘汰路線”,路線指出: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為過渡期,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為中期評估期,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熾燈,或視中期評估結果進行調整。
不僅僅是中國,目前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公布淘汰白熾燈的時間表。節能燈作為替代白熾燈的首選產品,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美好時代”。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節能燈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8月,墨西哥實施節能燈計劃,2011年內所需的2290萬只節能燈將從中國進口。歐盟市場每年銷售節能燈3.5億只和白熾燈18億只,如果全部替換為節能燈,那么其每年節能燈的市場需求即為21.5億只,數量驚人。另外,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度、阿根廷等都加大了對節能燈的需求,使得全球節能燈的市場急劇膨脹,產生巨大的商機。
國際品牌霸市 市場技術壁壘高筑
中國是世界照明產品生產第一大國。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生產節能燈42.6億只,約占全球總產量的80%,其中60%以上出口至美國、歐盟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是,目前國際節能燈市場卻被荷蘭的飛利浦、德國的歐司朗、美國通用電氣、日本的松下集團等大公司的品牌所占領,這四大供貨商的品牌產品占全球照明產品市場的70%以上。中國的自主品牌在國際節能燈市場上雖具備一定知名度,但其出口份額中大部分都由貼牌產品占據。
與此同時,中國節能燈出口還頻頻遭遇國外反傾銷調查。自2000年5月起,先后有歐盟、印度、埃及等國家和地區對我節能燈展開反傾銷調查,征收反傾銷稅,加重了出口成本。
其次, 歐盟、美國等地頻繁出臺各種技術和認證標準,抬高市場。出口認證種類繁多,如德國GS認證、北美UL認證、歐盟CE認證等。此外,美國、歐盟、日本、巴西、韓國、泰國等37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實施能源效率標識制度,照明產品位列能效標準和技術要求范圍內。技術壁壘的不斷高筑,制約著我國節能燈的出口。
市場競爭激烈 LED燈虎視眈眈
反觀國內,節能燈制造行業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照明電器業作為中國的一個朝陽產業,近20年都以不低于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發展。而今年來,隨著國家的政策支持和節能燈龐大的市場空間,引來大量的資本紛紛涉足,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國家統計具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節能燈制造企業有652家,行業前20家企業約占據50%的市場份額。目前高效節能燈代替傳統白熾燈成為全球照明行業的大趨勢,白熾燈企業的轉型無疑也將加重節能燈企業的競爭。
2011年,國家對稀土資源加重稅收,導致燈用熒光粉價格飆升,從300元/公斤到3000元/公斤不過短短四個月的時間。當前熒光粉價格在600-700 元/公斤,節能燈企業不得不依靠漲價或者尋求新的代替材料來抵消原材料的漲價,行業或將進入整合期。
除了自身市場競爭劇烈,節能燈市場還必須面對LED燈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挑戰。
LED燈屬于冷光源,其光源還具備有方向性、無閃爍、顏色純正、產熱少、耐沖擊以及可靠性強等特點。值得指出的是,LED的能耗僅節能燈的50%,壽命更長,且不存在節能燈汞污染問題,較節能燈更加的綠色環保。歐洲和美國都將其作為未來照明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當前因LED燈價格較高,主要用于景觀照明等公共領域,在民用照明方面滲透較小。但隨著技術的更新,LED燈的價格正以每年減一半的速度下滑,預計到2016年LED燈的價格將下降至20元左右,與現在的節能燈價格基本持平。
屆時,將成為LED燈進入通用照明的拐點,勢必對節能燈造成很大的市場威脅。
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孫海紅表示,技術創新是目前我國節能燈制造業最大的瓶頸。節能燈制造企業應積極調整產業布局,轉變生產理念,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產品從初級向中高檔升級,跨越國外技術壁壘,以優質、環保、穩定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參征服全球消費者。
孫海紅認為,無論從市場角度來看,還是從國家節能減排工程和切實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來看,全力發展無汞節能燈技術和產品將是全球節能燈制造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而后,節能燈制造行業還要樹立品牌意識,打響自主品牌,優化產品性能,提高定價自主權,走“以質取勝”和“品牌占領”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孫海紅指出,只有那些具有綜合制造能力、現代管理水平、抗風險能力的龍頭企業才能夠真正崛起,才能真正帶給行業最堅實的生命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