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輪胎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企業加大出海建廠布局
此次疫情的突襲,對于原本就處于中美貿易爭端下的輪胎行業是巨大的考驗,國內市場汽車需求量減少,銷量急劇下滑,對國內輪胎市場來說是雪上加霜。受雙反政策的影響以及關稅的壓力,大部分輪胎企業都在考慮將部分產能轉移到海外。而此次疫情導致的停工停產不僅將部分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例如現金流的儲備不足、產線的柔性化和數字化待優化等,也讓一些企業意識到了其在海外產能布局的缺失,進一步加大“出海”的決心。
美歐出口占比下調
回顧2009-2019年的美歐合計占中國汽車輪胎出口額的比重變化情況,可以了解到美歐市場占據的出口額比重變動明顯,并在近三年呈現縮減的趨勢。這樣的變化,主要是因為美國及歐盟近年來對原產于中國的汽車輪胎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造成大部分輪胎廠商利潤下降。在利益的驅使下,中國輪胎出口貿易的重心開始向“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發展。2019年我國輪胎出口中有12.92%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其次是5.67%的產品出口到阿聯酋。
中國輪胎在全球舉足輕重
2019年9月,美國《輪胎商業》正式發布了2019 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國輪胎行業正面臨大而不強、集中度低的現狀。近年來,中國進入到top75榜單的輪胎生產企業數量持續增長,2013年全球Top75輪胎生產企業中,中國企業個數27個。從整體上來看,2013-2019年中國全球TOP75輪胎企業中中國企業個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7-2019年雖然無明顯增加,但是從數量上來看,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
2019年在前75強中,中國大陸占29家,中國臺灣5家,印度7家,美國5家,日本4家,韓國及泰國各3家,意大利、巴基斯坦、俄羅斯、越南及土耳其各2家,此外法國、德國、新加坡、芬蘭、白俄羅斯、荷蘭、瑞典、阿根廷及印度尼西亞分別占有1席。
汽車是輪胎的核心應用場景
根據2019年5月底,中國國際商會聯合第三方機構推出《輪胎企業海外競爭力藍皮書》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輪胎出口量超過3億條,占橡膠輪胎出口總量的61.89%。 其中,乘用車輪胎、商用車輪胎,分別出口2.1億條和0.91億條,分別占中國輪胎出口總量的43.11%和18.78%。
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含乘用車和商用車等)為9032萬輛,其中中國銷量2577萬輛,占比29%;美國銷量1710萬輛,占比19%;歐洲銷量1580萬輛,占比17%。從市場銷量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第一消費大國。
加快出海建廠的速度
近幾年,由于美國以及歐盟等地對中國輪胎頻頻實施雙反,使得中國輪胎企業不得不在走出國門,到海外建廠求生。而中美時間的貿易戰導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輪胎遭遇連續加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輪胎企業海外建廠的步伐。國內輪胎企業通過海外建廠實現“破局”。面對“雙反”政策+特保案,國內包括賽輪輪胎、玲瓏輪胎、中策輪胎等優質輪胎企業通過在泰國,越南等地設廠,逐步得到良好的發展。也因此,2015 年-2019 年間,國內輪胎出口端的出口數量的復合增長率依然維持了正增長,達到了 3.02%。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輪胎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輪胎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輪胎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輪胎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