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溶解漿行業運行現狀分析及2020年市場展望
全球溶解漿產能產量狀況
2019 年全球溶解漿產量約750 萬噸,其中中國溶解漿產量約為158 萬噸(包括棉溶解漿與木溶解漿),國外溶解漿產量約592 萬噸,與2018 年全球707 萬噸產量相比,2019 年同比增長6.1% 。
從溶解漿的產能分布情況看,主要生產地區為美洲、亞洲、歐洲、非洲。其中美洲占37%,亞洲占39%,歐洲占14%,非洲占10% ;從數據看,全球溶解漿生產地主要集中在美洲與亞洲,兩地合計占全球溶解漿產能76%。將四大主產地細化后,其分布比例為,美洲:美國占比19%,加拿大占比9%,巴西占比9% ;非洲主要是南非,占比10%。歐洲以挪威、瑞典、捷克、芬蘭、法國、奧地利等國家為主,占比14% 。亞洲中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占比7%,日本、泰國、老撾占比7%,中國占比25%。
中國溶解漿供應狀況
2019年中國溶解漿(設計)產能為260 萬t/a,但實際產能仍與2018 年保持一致,為110 萬t/a。主要原因是湖北黃岡晨鳴與亞太森博雖然擁有150 萬t/a 的溶解漿產能,但實際上,除了亞太森博有一條小線轉產溶解漿外,其余產能均沒有實際投產溶解漿,而是生產造紙漿。
另2019 年,國內溶解漿企業開工率較2018 年有所下降,主要表現為企業檢修特別頻繁,且檢修、轉產的企業數量比2018 年有所增加。據統計,2019 年中國溶解漿開工率約為80%,較上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
2015-2019年我國溶解漿供應量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2019年我國溶解漿供應量為158萬噸,較2015年累計上升29.51%。另一方面,國內仍存在一定溶解漿用量缺口,這一部分,則用進口來解決,2015-2019年,我國溶解漿進口量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我國溶解漿進口量為306萬噸,較2015年上漲20%。
中國溶解漿下游走勢
溶解漿需經過加工處理后,才能應用于各個領域。因此,一般會根據不同的處理工藝,將其應用領域分為如下幾類:(1)纖維素醚,主要是作為螯合劑、洗滌劑、墻體膩子粉、食品添加劑等原料;(2)軍工用產品,比如硝酸纖維是炸藥的主要原料之一;(3)纖維素纖維,主要包括黏膠纖維、醋酸纖維、銅氨纖維以及萊賽爾纖維等。盡管溶解漿下游產品日漸豐富,但占據75% 消耗量的黏膠短纖產業在2019 年仍左右著溶解漿的市場走勢。
2015-2019年,黏膠短纖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2019年我國黏膠短纖用溶解漿數量高達403萬噸,較上年增長4.13%。黏膠短纖的增長也進一步刺激了國內溶解漿需求的增長,也進一步助推了溶解漿供應量。
2020年中國溶解漿市場展望
2020年,雖然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造成了開工延遲,給溶解漿行業的生產帶來了一定影響。但溶解漿市場運行主要是依托于黏膠短纖產業。由于2020年1月黏膠短纖市場價格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同時2020 年也僅有少量的新產能投放,因此,黏膠短纖行業內對2020年的黏膠短纖市場行情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1月黏膠短纖市場價格為9400元/t,這一價格導致行業平均虧損1500 -1900 元/t。要達到盈虧平衡,黏膠短纖售價必須再上漲1500-1900元/t才能夠實現。基于2018年10月開始,黏膠短纖產品已經進入虧損的事實,至2020年1月,產業虧損時間已達15個月,這是極度不合理的。故前瞻認為,在長期虧損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的產能有可能陸續停擺,使黏膠短纖產量保持在合理范圍內,且價格會逐步上漲。
基于上述判斷,前瞻認為,2020 年溶解漿市場價格基本會維持2019 年四季度的均價,跌破5000 元/t的概率不大;相反,如果黏膠短纖市場價格如筆者預期能夠逐步達到盈虧平衡,那么2020 年溶解漿價格可能在5100 ~ 6200 元/t 之間運行。
綜上所述,盡管2020 年開局表現出一定困難,但是從業者必須保持住樂觀心態,同時控制好企業生產成本,并針對下游市場的變化,合理調整溶解漿產品結構。有能力的企業,可以在再生纖維素膜用溶解漿與萊賽爾纖維用溶解漿這兩個方向進行研發,這將是繼黏膠短纖給溶解漿帶來高速增長后的可能再次激發溶解漿產業潛力的兩大產業。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纖維素纖維原料及纖維制造行業發展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