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組圖】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臺,支持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重大創新載體建設,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
一、大灣區三大城市醫藥制造業產值破百億
根據火石創造統計數據,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9城市中醫藥制造業產值規模最大是深圳市,總產值達344億元,其次是廣州市,醫藥制造業產值達314億元。另外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醫藥制造業產值均超過100億元。目前,2019年最新數據仍未公布。
二、粵港澳地區醫藥上市公司云集
大灣區的深圳、廣州和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生物醫藥一直是廣東省多個城市發展的重心,深圳和廣州分別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截至2019年,大灣區內在 A 股、新三板、 港股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分別有 36 家,25 家和 53 家,涵蓋醫療器械、 化學制藥以及中藥等。
三、政策支持給力,廣東省醫藥產業目標明確
根據《“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國家生物產業發展目標是10萬億元,《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強化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技術基礎,加快產業化進程。廣東正以廣州和深圳為龍頭,加快集聚一批生物科技企業,力爭到2020年,全省生物產業產值規模突破6000億元。
大灣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區域優勢明顯,具體包括以下產業集群、人才匯聚、資本助力、資源便捷等優勢:
四、大灣區主要城市已初步形成醫藥產業聚集
目前,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都已在區域內形成了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廣州有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等;珠海有金灣生物醫藥基地等,中山有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等聚集群。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物醫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