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發展現狀分析:貿易逆差首次回落 進出口單價差距縮小
根據全球半導體協會SIA發布的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報告顯示,在持續的全球貿易動蕩和產品價格周期性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2019年全球集成電路銷售大幅下降至4121億美元,同比下降12%,。但在2019年下半年,全球市場有所反彈,從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略有增長,預計到2020年將有適度的年增長率。
貿易逆差出現回落,進出口單價差距縮小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高度依賴進口,但隨著近年來,我國對集成電路加大政策的大力扶持,直接加速了我國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快速促進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爆發性發展。根據海關統計,2015-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額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期間貿易逆差在逐漸加大。但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額快速增長,而進口額出現回落,因此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貿易逆差額首次出現負增長。2019年集成電路累計進口金額為3055.5億美元,累計出口金額為1015.78億美元,同比增長20%;貿易逆差達到2039.71億美元。
從集成電路產品進出口單價來看,我國集成電路進口單價遠高于出口單價,但這個價格差距逐漸在縮小,證明我國集成電路整體實力顯著提升,集成電路設計、制造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封裝測試技術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2019年集成電路進口單價為0.69美元/塊,出口單價為0.46美元/塊,進口單價約為出口單價的1.5倍。2020年1-2約,集成電路進口單價為0.61美元/塊,出口單價為0.46美元/塊,進口單價約為出口單價的1.3倍。
我國集成電路關鍵裝備和材料將由進口向國產轉換,未來涌現出一批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產業集聚效應日趨明顯。
香港出口全球第一,中國大陸進口排名第三
根據在海關統計數據查詢平臺輸入稅則號“8542”搜索數據進行統計分析,2019年集成電路主要進口國家或地區為臺澎金馬關稅區和韓國,兩者進口額占全球進口總額的54%,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在全球排名第三為,占比為12%。
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019年集成電路出口占比排在前三的國家或地區分別為香港、韓國及臺澎金馬關稅區,占比分別為40%、15%及14%。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分別為越南和馬來西亞。
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仍較為巨大,我國國內集成電路行業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隨著我國研發力度的加大及國家利好政策的扶持,國外依賴的局面將得到改善。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集成電路(IC)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集成電路(IC)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集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