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數字圖書館行業發展現狀和市場前景分析 數字圖書館工程快速推廣【組圖】
“數字圖書館”一詞,源于1993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國防部尖端研究項目機構(DARPA)、國家航空與太空總署(NASA)聯合發起的數字圖書館創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以后“數字圖書館”一詞迅速被全球計算機學界、圖書館界及其他相關領域所使用。
一、我國國民數字閱讀接觸率顯著提高
2019年4月16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0.8%,數字化閱讀接觸率為76.2%,較2017年上升3.2個百分點,紙質圖書閱讀率為59%,與2017年基本持平。
二、成年國民數字媒介接觸時間長
調查結果發現,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紙質書報刊的閱讀時長均有所減少。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84.87分鐘,人均每天互聯網接觸時長為65.12分鐘,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10.70分鐘,人均每天接觸Pad(平板電腦)的時長為11.10分鐘。
三、數字圖書館工程發展迅速,范圍遍及全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為3076個,到2019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達到了3189個,較2012年增加了113個。
全國各級圖書館資源均衡、持續增長,截至2016年底,各省市級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總量達到12311.7TB。目前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關于各省市級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總量只發布到2016年,前瞻產業研究院根據2015-2016年平均增速,推算到2019年我國各省市級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總量超過1.55萬TB。
目前,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虛擬網的建設快速發展,覆蓋全國的數字圖書館網絡已全面聯通,以國家圖書館為核心,以省級數字圖書館為主要節點,覆蓋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虛擬網已經基本建成。
四、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市場空間大
根據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的名單顯示,截止2019年6月15日,全國高等院校一共有2956所,其中高校數量最多的是江蘇省,江蘇省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30多萬,但是江蘇省內擁有的高校數量高達167所。以下是分布情況: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高校數字校園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建設了校園網,計算機普及率很高,教研室、辦公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場所都有與網絡相聯通的電腦,多數職工家庭和部分學生宿舍中也有電腦并能上網。大多數高校完全具備建設數字圖書館的條件與環境。
綜上所述,隨著全民數字閱讀趨勢的增長,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工程和高校數字館建設將大有所為,相關市場投資企業有望迎來一波獲利機會。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圖書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數字圖書館行業發展環境;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應用;國外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及經驗啟示;國內數字圖書館發展現狀與展望;國內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與運營情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