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之問|哪個城市是大家心目中的旅游業一哥呢?百花齊放還是一枝獨秀?(下)
上篇介紹了旅游行業的發展現狀,下篇帶你進一步了解旅游行業的區域發展格局。
旅游行業區域發展對比分析
——2019年重點旅游城市旅游收入均上漲
我國正在從世界旅游大國走向世界旅游強國,我國旅游業也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國內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目標,城市旅游也從原來單一的景區建設走向綜合性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城市旅游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拓展其社會功能。根據各城市的文旅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總收入達到6224.6億元,重慶市的旅游總收入也突破5500億元。
注:上海市的旅游收入僅為國內旅游收入。
——入境:廣東省國際旅游收入占26.3%
根據國家統計部發布數據,中國各地區對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各不相同,2018年,廣東省國際旅游收入約205億美元,占全國比重高達26.3%;其次,上海市境外游客的吸引力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三。綜合考慮,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區交通便利、國際航班較多;營商環境好,符合境外游客的商旅需求;文化較為多元,包容性強。
注:圖中國家統計局統計口徑與文旅部統計數據存在一定差異。
結合地圖分布來看,我國各地區的入境吸引力差距更為顯著。
——出境: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區潛在出境游力較強
從2018年的客源產出上看,經濟增長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推動因素、中西部地區與二三四線城市市場活躍度進一步上升。除了簽證便利度等因素的影響之外,客源地的國民收入水平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出游意愿與出游形式,研究顯示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出境人次數的匹配程度高度相關。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各省(區、市)客源地潛在出游力排名前五位的是上海、北京、江蘇、廣東、浙江,均為我國經濟發展較好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的地區。
——旅行社: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和山東旅行社數量較多
從全國旅行社分布來看,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及東北地區旅行社數量分別為19809家、8765家、6800家和3059家;分別占全國旅行社總量的51.5%、22.8%、17.7%和8.0%。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旅行社數量在2500家以上的有5個地區,分別為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和山東,數量最多的廣東為3192家;1500-2000家的有3個地區,分別為上海、遼寧和河北;1000-1500家的有8個地區;旅行社數量在500-1000家的有11個地區;天津、海南、西藏、新疆兵團、寧夏5個地區旅行社數量少于500家,最少的寧夏為165家。
結合地圖圖示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的旅行社數量顯著高于內陸地區,福建的旅行社發展不盡如人意,作為沿海地區,旅行社數量僅1168家。
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的旅行社數量情況未納入統計。
——旅行社:用戶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下沉
2019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旅行社組織旅游用戶市場有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下沉趨勢,湖北、湖南、四川、重慶等地區旅行社組織旅游市場也逐漸釋放。而新疆、西藏、甘肅、青海等地,旅游人群更加偏向自由行,比如駕車行駛川西線、川藏線、阿里線等。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廣東、江蘇、浙江偏愛旅行社方式出游,這三個地區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人次都超過1000萬人次;重慶、山東、湖北、上海、湖南、福建旅行社國內旅游組織人次在500-1000萬人次之間,位于第二梯隊。
——旅游景區:江浙地區5A景區集中
2018年年末全國共有A級景區11924個,全年接待總人數60.24億人次,比上年末增長10.5%,實現旅游收入4707.5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8%。
2020年1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確定了22家景區為5A級景區,至此,除去已經摘牌的,我國5A級景區數量達到280家,其中江蘇以24家的總量排名第一,浙江18家排名第二,河南、廣東均為14家,并列第三名。
前瞻觀點:旅游行業“一哥”難辨,各城市百花齊放
從收入來看,北京、廣州、重慶、西安、杭州等重點城市旅游收入保持增長。從入境旅游來看,廣東省國際旅游收入占26.3%;從出境旅游,上海、北京、江蘇等地區潛在出境游力較強;從國內旅行社分布來看,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和山東旅行社數量較多,用戶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下沉;從旅游景區來看,江浙地區5A景區較為集中。
旅游行業“一哥”難辨,北上廣、西安、成都、杭州等地均有其獨特的旅游文化和特色;但從需求來看,一二線城市普遍收入水平更高,旅游需求更強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旅游業發展最快、受益人口最多、輻射帶動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中國旅游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從小眾市場向大眾化轉變、從單一入境游向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轉變,旅游業發展面由局部擴展到全國,形成了國家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社會共同推進的大格局。未來30年,依舊是中國旅游業保持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旅游研究院局長李金早表示,隨著“旅游+”戰略、“全域旅游”戰略、“一帶一路”旅游合作的進一步實施,中國旅游業將迎來提質增效的階段,世界將充分分享中國旅游市場帶來的巨大紅利。
但由于2020年我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防止疫情擴散,我國湖北省多城市實行交通管制,并且政府多次建議全國人民減少外出,居家隔離,人員出行的減少勢必會降低我國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間的國內旅游人數。此外,隨著國外幾個國家疫情的發展,出入境旅游市場也會受到較大沖擊。2020年,全球和中國旅游市場均面臨較為嚴峻的局面。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游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緊抓旅游產業發展所需,采用科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全面而準確地為您解決行業發展之所急,企業發展之所需!報告運用產業發展階段理論判斷旅游產業發展所處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