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現狀 國內IP授權仍處于初級階段【組圖】
IP即知識產權,IP產業源于網絡文學,隨著互聯網的發展,IP的產業鏈也逐漸衍生到影視、游戲、動漫、音樂、周邊商品等領域,現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我國IP授權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
行業尚處于初級階段
2019年3月,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了《2019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年度被授權商品零售額達8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6%。截至2018年12月,按照企業實際開展授權業務的口徑統計,活躍在我國的品牌授權企業總數為412家,已經開展授權業務的IP為1473項。
娛樂IP授權占據半壁江山
授權行業的繁榮有目共睹,在眾多授權中,娛樂IP(59%)、藝術(16%)和時尚類IP(15%)三家優勢較為突出。2018更多新興的國內文娛企業開始涉足IP授權,娛樂IP穩坐頭把交椅,江湖地位牢不可破。
美國IP大行其道,國產IP增長迅速
IP授權行業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國內對IP和授權業務有突飛猛進的認識,過去一年中新加入授權的國產IP增長迅速,份額進一步擴大。授權紅利吸引了國外IP,來自其他國家的IP增長同樣很快,達到10%,活躍在我國授權市場上的IP國別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主要國別為美國(39%)、中國大陸(28%)、日本(10%)、英國(5%)、韓國(5%)和港澳臺地區(3%)。國內外IP授權競相逐利,推動授權行業迅速繁榮發展。
IP授權交易中保底金模式較為普遍
經調查,品牌授權交易中的授權金并無明碼標價可言,每筆授權交易因為IP知名度、授權產品品類、被授權商知名度、銷量額、授權金收取比例等多種不同因素導致授權金不同,每筆授權交易都有其獨特性。我國品牌授權交易的授權金收取主要有四種情況:
對國內市場而言,IP授權還是新興產物,交易模式相對單一,有87%的企業授權金仍沿用傳統模式,即保底授權金+超出保底部分按銷售額(批發或者零售)一定比例進行收取。此外,版權方和被授權商進行資源互換,聯合推廣的方式,也進一步流行。相信隨著IP授權市場不斷成熟,交易模式也會日趨多樣化。
行業處于成長期,大型互聯網平臺積極布局
目前國內文化IP市場規模巨大,且處于成長期,大型的互聯網平臺正積極布局文化IP市場。阿里、京東均以大數據為基礎,為文化IP內容方、品牌方提供在線授權交易服務、聯合營銷服務,通過連接內容和電商,致力于引進包括影視劇、動漫、游戲、藝術等在內的優質文化IP,搭建了IP經濟生態圈。騰訊則借助自身用戶流量的優勢,深度參與文化IP產業運營,建立了騰訊互動娛樂品牌體系,發布“泛娛樂”戰略,以騰訊游戲、騰訊動漫、騰訊文學、騰訊電影等為主體,對文化IP進行培育、輸出、延展,為用戶提供立體多元的互動娛樂體驗。
以阿里魚為例,從產業鏈條看,阿里魚相當于版權的總代理,然后具體授權給下游商家,一般而言,國內總代理與IP授權方的合作是保底金+分成。在這一模式下阿里魚有兩點值得一提:
行業存在的問題
1、IP價格水漲船高
手游行業在近年來對IP、尤其是優質IP的爭奪可以用“搶瘋了!”來形容。從2014年初,手游IP授權金一路水漲船高,如今甚至堪比狂漲中的樓市,而其中,小說、動漫、影視類最熱門。IP的走俏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當時一部熱門網絡小說的價格約100萬元。如今,普遍漲至200~500萬不等,一些最熱門的小說甚至可賣到千萬。而在一些原創漫畫站中,各種原創漫畫的手游授權費用同樣水漲船高。
2、中小CP利潤低,無法支撐IP版權巨大費用
目前在手游領域,渠道過于強勢,利潤分配不均勻,讓開發商無法得到更多利潤投入到版權和技術研發當中去。“就像漁霸控制了魚價,漁民只能把魚網越編越細,把魚子魚孫都打光,把漁業產業鏈破壞了。”游戲蝸牛首席執行官曾說過這樣的話。可見中小CP在生態產業鏈之中正面臨細分市場精耕的危險和生存壓力的危險。
3、海外版權操作的復雜性
國內IP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開發商的需求,很多廠商將目光投向國外知名IP。而其中作為動漫王國的日本,則成為最大的IP供應基地。動漫改編手游,雖然只是從原本的電視TV搬運到手機或平板設備,但是改變的不僅是動漫的展現方式,更關鍵核心的流程在于IP獲取歸屬以及操作問題。
以日本來說,除了和版權方達成一致外,還需要經過原作者或者原作者著作委員會的同意,方可獲得IP授權。這其中的復雜程度大多需要第三方的經紀商進行談判,這甚至催生了一個新的細分行業——IP二道販子。
4、傳統互聯網巨頭及手游廠商囤積IP
傳統端游廠商暢游早早把金庸武俠類IP囤積懷中,而騰訊一方面利用其社交平臺傳播性的巨大優勢不慌不慢地自建《尸兄》類的IP,另一方面把日本熱門IP《火影》等納入懷中;對于中手游這樣的大戶來說更不用說了。馬太效應的壓力恐怕要進一步壓縮中小CP的生產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動漫品牌授權行業市場前瞻與市場需求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近幾年,我國文化衍生品行業特別是動漫衍生品領域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動漫衍生品的投資。而動漫衍生品中的品牌授權越來越受到關注,更多的企業開始進行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