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油化工行業細分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將保持增長態勢【組圖】
細分市場各有不同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范圍很廣,細分領域眾多。其中,石油產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石油化工產品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以及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約200種)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下面以成品油、乙烯、合成材料為例,來具體分析石油化工行業細分市場發展情況。
首先來看成品油市場,近年來,我國成品油的需求相對穩定,而我國的石油化工生產的成品油數量急劇增加,導致供大于求,產能過剩。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成品油產量9335萬噸,同比增長2.8%;成品油消費量7687萬噸,同比增長0.4%。
供大于求的局面導致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銷售壓力增大,進而推動我國成品油出口量的增長。從2015年開始,我國成品油出口量便超過進口量。2019年第一季度,成品油出口量為1643萬噸,同比增長14.9%;同期進口量僅為872萬噸,同比增長5.8%。
再來看乙烯市場,乙烯是石化工業的基礎原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其產品占石化產品的70%以上,主要用于生產下游衍生物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二氯乙烷、苯乙烯、乙醇以及醋酸乙烯等多種化工產品。
目前我國乙烯自給率不足,2018年產量為產量1841.0萬噸,同比僅增長1.0%,而表觀消費量約2085萬噸,同比增長3%。未來依然要適度擴大產業規模,保持規模合理、適度增長,保障國內自給率穩步提升。
最后,合成材料市場方面,2018年,合成材料市場整體上向好,消費保持較快增長,表觀消費總量首次超過2億噸,增幅約為7%,與上年持平。不過,我國合成材料市場供需缺口仍較大,特別是高端市場,進口產品仍占主導。
正因此,合成材料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如合成樹脂主要產品中,2018年,PA66(101L)均價為33158元/噸,漲幅高達44.3%;聚丙烯(F401)、POM(F20-03)、聚酯切片(長絲級半光)均價漲幅也超過10%。
將保持增長態勢
長遠來看,石油化工行業將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各細分領域也將持續增長,仍以上述成品油、乙烯、合成材料為例。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成品油產量年復合增長率為4.56%,至2023年,我國成品油產量將達到4.68億噸;表觀消費量年復合增長率則為3.67%,至2023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將達到4.17億噸。
乙烯方面,除了提高自給率,我國還將逐步淘汰規模小于30萬噸/年、設備老舊、物耗能耗指標偏高、資源利用率和盈利能力偏低的蒸汽裂解制乙烯落后產能,為新建先進產能置換出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我國乙烯產能將達到約3230萬噸/年。
合成材料方面,預計2019年我國合成材料市場消費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增幅在6%左右;進口量繼續維持在較高位,但將保持下降趨勢,國內市場依然是全球爭奪的主要目標。價格來看,預計2019年合成材料市場價格總體可能呈現高位震蕩格局,有不同程度回調,其中高密度聚乙烯(5000s)均價約在10400元/噸上下,降幅5.8%;聚丙烯(F401)均價約為9000元/噸,下跌8.0%;己內酰胺均價大約15000元/噸,跌幅9.5%;丙烯腈(≥99.9%)均價約為13500元/噸,下跌11.2%;丁苯橡膠(1500)均價12500元/噸上下,與上年持平。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石油化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石油化工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