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健康行業細分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需求將迅速增長【組圖】
細分市場集中度不同
大健康行業覆蓋范圍較廣,理論上包括藥品、醫療器械、中藥材、醫用材料、保健食品、保健產品(健康用品)、健康器械等在內的健康制造業,以及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健康養老、調理康復、科學健身、營養保健、健康檢測、健康咨詢、健康信息、健康保險、健康理財等在內的健康服務業。由于范圍廣,各細分市場集中度有很大不同。下面以醫療器械、營養保健品、健康體檢為例,來具體分析大健康細分市場競爭情況。
我國醫療器械經過多年的發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競爭市場,隨著貿易全球化的深入,國外醫療器械企業全面參與國內市場的競爭,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競爭主體數量不斷增加。根據CFDA數據統計,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多達1.6萬家。不過,相比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集中度較低,呈現出企業數量多、單個企業規模偏小、技術水平偏弱、產品競爭同質化等特點。
產品方面,醫學影像、體外診斷、低值耗材占比較高,2018年所占比重均在10%以上,分別為16%、14%、13%;心血管設備填入物、骨科器械、醫療比重也有5%以上。
營養保健品方面,目前營養保健品市場正處于并購整合期,企業數量逐年下滑。2013年,我國營養保健品生產企業(指獲得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數量為2676家,為近五年來最高,之后開始不斷下降,2017年我國營養保健品生產企業數量已減少至2317家,預計2018年繼續減少至2250家左右。
營養保健品生產企業逐年減少的同時,規模以上營養保健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萬元)逐年增長,已從2012年的391家增長至2017年的597家。預計2018年,規模以上營養保健品企業將達到610家。
顯而易見,經過近年來的整合,我國營養保健品市場集中度有明顯提升。2017年,中國營養保健品市場CR5為19.8%,與美國相差無幾,但較日本和澳大利亞還相差較遠,未來仍有繼續上升的空間。
健康體檢方面,我國專業體檢市場日趨成熟,經營不規范、實力較差者已逐漸被淘汰,市場主要集中在經營管理完善、信譽口碑較好的頭部企業,以愛康國賓及美年大健康為首。
行業需求將迅速增長
首先,從政策趨勢來看,中國大健康產業占GDP的比重不足5%,與發達國家的10%以上有很大差距。在產業結構調整成為主流趨勢的情況下,我國有望出臺大健康產業的利好政策,但短期內由于現有體制限制,整體出臺大健康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從產品趨勢來看,與信息技術融合將成為主流發展方向之一。借助于移動應用、大數據、在線協作/互動、遠程醫療等新技術,人類健康管理水平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可穿戴健康管理、植人治療、醫療機器人、輔助康復裝置等技術使醫療行業成為硬件創新重鎮。此外,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促進更加精密的醫療檢測設備的開發和應用。
從需求趨勢來看,我國大健康產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從行業生命周期理論來看,不久后將會步入快速發展期,行業需求也將會迅速增長。結合發達國家大健康產業現狀,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隨著需求增長,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將會占到GDP的8%左右,成為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健康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健康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健康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