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溶栓藥市場空間小 阿替普酶占據半壁江山
溶栓藥市場現狀:阿替普酶占主導地位
在目前PCI廣泛開展的今天,溶栓治療仍不可替代。溶栓治療是使用藥物,使血栓溶解,達到血管再通的目的,從而使受阻的血管灌流區域的腦組織重新獲得血氧供應。由于纖維蛋白是血栓的一個重要成分,所以,目前主要使用溶解纖維蛋白的藥物,進行溶栓治療。此類藥物包括鏈激酶、尿激酶及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等。
按照研究進展,溶栓藥可大致分為三代:第一代溶栓藥為非特異性纖溶酶原激活劑,如鏈激酶、尿激酶;第二代溶栓藥以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為代表,如阿替普酶、尿激酶原;第三代溶栓藥包括瑞替普酶、替尼普酶、蘭替普酶、重組人尿激酶等。
第一代溶栓藥溶栓速度慢,且出血風險高,部分藥品重復使用時還會引發過敏反應,目前已逐漸被淘汰;第二代溶栓藥具有較高的纖維蛋白特異性,選擇性高,再通率高,出血風險也較低,但價格昂貴,推廣效果不佳;相比第二代,第三代溶栓藥半衰期長,纖維蛋白特異性增加,對纖維蛋白原消耗較少。
目前,從樣本醫院各品種銷售占比來看,第二代溶栓藥代表阿替普酶所占比重不斷提升,2017年銷售占比超過一半;其次是第一代溶栓藥代表尿激酶,2017占比為16.12%;2017年,蚓激酶、巴曲酶銷售占比也超過10%。
不過,由于腦卒中、心肌梗塞等疾病發病迅速、時間窗短,病人及院方往往錯過溶栓治療時間,這使得溶栓藥市場空間較小,占整個抗血栓藥物比重僅有5.91%。2017年,我國溶栓藥市場規模為3.14億元,分攤至各個藥物品種的銷售額并不高。
具體來看,2017年,阿普替酶銷售額最高,達到1.75億元,占據主導地位,與其他藥物拉開了明顯距離;其次是尿激酶,銷售額為0.51億。
溶栓藥競爭現狀:阿替普酶被獨家壟斷
為便于分析,在三代溶栓藥中各選一個品種,分別是第一代的尿激酶、第二代的阿替普酶、第三的瑞替普酶。
首先來看尿激酶,尿激酶是從人尿中提取的一種絲氨酸蛋白酶,可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裂解纖溶酶原為纖溶酶,而纖溶酶不僅能降解纖維蛋白凝塊,也能降解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Ⅷ,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從而發揮溶栓及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尿激酶的副作用為可引起全身纖溶系統亢進,引發出血,但由于被列入基藥目錄,是國家甲類醫保產品,且價格低廉,因此使用廣泛,市場呈穩步擴張態勢,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4.14%。
尿激酶生產門檻不高,主要企業包括南大藥業、天津生化、麗珠集團、人福藥業等。2017年,樣本醫院尿激酶市場中,南大藥業市占率最高,占比超過一半;天津生化、麗珠集團緊隨其后,市占率也在18%以上。
再來看阿替普酶,阿替普酶屬于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和增大,是治療急性心梗、腦梗死以肺動脈栓塞的最常用溶栓藥,占據整個溶栓藥市場的半壁江山。
目前國內僅有勃林格殷格翰生產銷售,商品名為“愛通立”,為國家醫保乙類產品,限急性心肌梗死發病12小時內及腦梗死發病3小時內溶栓治療時支付;國內尚無藥企進行阿替普酶仿制藥研發。
最后來看瑞替普酶,瑞替普酶是運用遺傳工程修飾的一種非糖基化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是t-PA的單鏈缺失突變體,能自由地擴散到血栓中,以降解血栓中的纖維蛋白,發揮溶栓作用。由于尚未納入全國醫保,因此價格昂貴,生產企業不多,國內市場上銷售廠家有昂德生物和愛德藥業,昂德生物占據94%市場份額,愛德藥業則占據4%的份額。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