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松綁,跨境電商將迎來快速發展通道
2018年11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
跨境電商市場規模穩步上升
跨境電商的快速增長主要取決于對傳統貿易市場的替代,我國跨境電商滲透率逐漸提升,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電商交易額達到7.6萬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遠高于傳統進出口貿易,滲透率達27.35%。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政策從嚴監管到松綁,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2014-2016年加強監管階段、2016.5-2017年過渡階段、2018年政策松綁階段。
跨境電商政策從嚴監管到松綁,新政擔憂基本消除。國內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至今,進口政策經歷以下幾個階段變化。
人均購買力增強
2012-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實際增長7.3%。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609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
互聯網普及率不斷上升
2013-2017年,我國互聯網行業的普及率呈穩步上升的趨勢。2012年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僅45.38%,至2017年,已上升至57.7%。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上半年新增網民2968萬人,較2017年12月增加3.8%,互聯網普及率達57.7%。
一帶一路催化跨境電商發展
2018年是"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第五年,這項策略覆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含人口超過44億。五年間,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額不斷攀升,中國企業對海外企業的多項投資初見成果,不僅如此,"一帶一路"也直接催發了跨境電商的爆發式增長。
據海關統計數顯示,2017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值達7.37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幅高于全國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截止2018年前三個季,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值達6.08,同比增長13.2%。
跨境電商的發展除了人們購買力的增強、互聯網普及率的不斷上升以及"一帶一路"的催化作用等因素的促進外,第三方支付軟件和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也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今年1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委會議對跨請物流的進一步松綁,將助力跨境電商更快地迎來快速發展通道。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基于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運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改善方案,主要從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的市場環境出發,對園區規劃背景、發展現狀及趨勢、典型模式、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