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球輪胎企業75強發布 中國企業多而不強
2018年8月30日,由美國《輪胎商業》組織的2018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公布,其中普利司通以24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繼續居于首位,收入增長12%達到236億美元的米其林排名第二。
行業銷售收入上升,集中度下降
2017年,世界輪胎行業銷售額為1698.9億美元,上升12.5%,這是輪胎行業連續5年下降后首次上升,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輪胎價格上漲。在2018年度75強中,有兩年對比數據的前30家企業中,銷售額6家下降、24家增長,銷售額上升成主流。
從銷售收入統計來看,2012-2017年,全球輪胎行業Top3企業銷售收入規模不斷提升,2017年達到622.1億美元,同比增長9.34%,占全球輪胎銷售總收入的比重為36.6%,較上年有所下降;Top10企業銷售收入為1043.1億美元,同比增長6.0%,占總市場份額61.4%,較上年有所下降。
行業效益有所下滑,研發投入增長
2017年,輪胎價格一直波動較大但主要是以上漲趨勢為主,不論是小企業還是大企業,各家輪胎企業都相繼出現漲價現象,最高漲幅達10%左右。不過因天然橡膠、炭黑等原料價格大幅波動,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在2018年度輪胎企業75強中,選取十家公布凈利潤數據的企業,其中僅米其林、倍耐力兩家企業凈利潤實現增長。
不過在研發方面,輪胎制造商大多看好輪胎未來,2017年輪胎行業投資活躍,研發費用創新高。19家主要輪胎企業中14家增長,只有5家下降,行業平均研發費用/銷售額率(R&D指數)為3.9%,增加0.4個百分比。
按研發費用總額排名,普利司通、米其林及固特異分居前3位,分別是8.89億、7.24億及4.06億美元。
中國上榜企業38家,多而不強
在2018年度輪胎企業75強榜單中,中國大陸輪胎企業上榜數量達到33家,如果加上中國臺灣的5家輪胎企業,中國輪胎企業數量達到38家,數量已經超過榜單的一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我國輪胎上榜企業數量眾多,不過總體實力卻有所不如。在Top50企業中,中國大陸輪胎企業數量21家,即便加上中國臺灣的正新瑪吉斯(No.9)和建大(No.26),中國輪胎企業合計的銷售收入才剛剛達到250億美元,勉強超過行業龍頭老大普利司通/米其林。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輪胎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輪胎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輪胎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輪胎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