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瑜伽館行業現狀與瑜伽用戶需求
線上瑜伽APP為線下瑜伽館引流,線下瑜伽館營收水平由場館承接量決定
瑜伽以課程服務(主要來自線下瑜伽館)為中心,衍生出一條包括教練培訓、瑜伽普及、服裝輔具以及商業培訓在內的產業鏈。
其中,服裝及輔具出現較早,但現階段該產業內企業分布較分散,巨頭品牌較空缺,市場尚未進入完全競爭;線上瑜伽APP目前較集中,每日瑜伽用戶規模占比最高且成立最早;商業培訓類企業多在2012-2015年成立,該類企業多產生于瑜伽愛好者日益增長的需求(社交、課程便宜等)、小型瑜伽館主商業運營知識的渴求,以及大中型瑜伽館會員管理及市場推廣類需求等,這一類企業發展略滯后于整個瑜伽行業,因此現階段為企業布局期;瑜伽教練是瑜伽產業鏈上特殊的存在,既為瑜伽服務的深度消費者,也是服務提供者,進而也可能成為瑜伽館主,因此專為瑜伽教練提供服務的企業和機構也在不斷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瑜伽館營收的80%來自課程服務,用戶可以按次或按期購買;而瑜伽館的收入水平由場館承接量決定。其中,大中型瑜伽館主推年卡、季卡、月卡,其年卡費用從6000-30000不等,利用規模效應維持盈利;中型瑜伽館課程安排相對靈活,設置1個大教室進行團課,并設計2個左右的私教小教室,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小型工作室以私教課程為主,構建小而美的商業模式,且主要以優質服務與教練勝出。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水平不同也影響客流量和客單價,例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瑜伽館自2016年起大量崛起,雖然場館規模多、場地較大,但是客流量及客單價大多低于一線城市的水平。
用戶服裝與課程消費最多、對廣告信息相對敏感,瑜伽課程設計至關重要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八成的瑜伽用戶年消費金額在千元以上,幾乎全部用戶都進行過瑜伽相關產品的消費;這些瑜伽用戶通常會將錢花費在服裝、課程上面,其他內容包括輔具(瑜伽墊/磚等)、智能裝備。數據表明,用戶在習練瑜伽時不僅會投資線下線上課程,還會在周邊服飾上進行投入來滿足自我對于時尚及生活的追求。
對用戶調研結果顯示,20.2%的用戶在觀看廣告后對其有印象,23.6%的用戶會點擊廣告獲取信息,41.7%的用戶會進一步進行了解;但與此同時,用戶實際的購買消費行為則相對理性謹慎。廣告類型偏好方面,中國瑜伽用戶對APP開屏廣告接受度最高,其次為朋友圈廣告和視頻前貼片廣告。
在選擇瑜伽品牌的影響因素方面,調研數據顯示,用戶在選擇瑜伽品牌時會重點考慮課程設計的相關因素, 41.5%的用戶將課程內容是否詳盡放在首位,37.4%認為課程(教練)質量非常重要,35.2%在意課程安排是否合理,18.6%考慮課程是否多樣化;其次才會考慮性價比、口碑與價格。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訓練健身器材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運動健身APP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運動健身APP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運動健身APP未來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