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拍賣行業細分市場分析 不動產拍賣市場份額繼續擴大
不動產拍賣市場分析
2017年,房地產和土地使用權拍賣業務全年成交額5159.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54%,在行業總成交額中占比72.04%,業務份額占比繼續擴大,傭金占比32.336%。
其中,房地產市場在強調堅持住房居住屬性背景下,地方調控政策差異化明顯,熱點城市政策不斷收緊,限購限貸力度及各項監管措施頻頻加碼,房地產金融監管加強,著力抑制投機性需求,房地產成交量顯著下降。
2017年,房地產拍賣總成交1660.07億元,同比增長4.829島,呈現出逐季度增長率下降趨勢,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8.23%,但依舊保持了一、三季度環比下降,二、四季度環比增長的規律。
土地市場形勢則持續向好,房企購地需求依然旺盛,并向租賃市場轉變。受此帶動,2017年,土地使用權拍賣業務總成交3499.69億元,季度增長明顯。
股權、債板、產權拍賣市場
2017年,股權、債權、產權拍賣業務成交額951.02億元,同比增長ω.21%。成交額的大幅增長使其在全行業業務占比繼2016年以來持續提升至12.95%。
其中,金融資產機構委托拍賣占比46.45%,較上年占比近六成的份額有所下降,但依舊領先其他委托來源,成交額441.91億元,較上年增長98.2億元;破產清算組委托成交額223.75億元,同比增長220.8億元,占比增長至23.53%;法院委托成交額158.88億元,同比增長130.93%;政府部門委托、其他機構委托和個人委托成交額出現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32.88%、26.71%和46.79%。
股權、債權、產權拍賣業務進一步增長,主要原因仍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帶來的大量不良資產交易機會,特別是來自破產清算組委托業務的大幅增加,是在“去杠桿”和“調結構”的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企業大量破產和主動剝離不良資產的行為所致。
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
2017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339.54億元,較2016年增長7%,并創造了多項拍賣組錄,出現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史上年度最多的億元拍品,這是近幾年來拍賣行業不斷提升質量、耕耘學術、深挖市場的結果,充分展現出拍賣企業深厚的經營能力和國內市場持續走強的購買能力。
根據對北京保利、中國嘉德等10家樣本拍賣公司春秋兩季拍賣數據分析,2017年10家公司共舉辦文物藝術品拍賣專場417個,成交額220.27億元,延續上年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2.58%,超過全國平均增長幅度近5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占比64.87%。
無形資產拍賣市場
無形資產拍賣可最大限度發揮無形資產應用價值,體現“物盡其用”的利用理念,增加無形資產權利人收益,激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促進與元形資產業務有關的行業有序、快速發展,活躍無形資產市場,優化無形資產市場交易環境。
2017年,無形資產拍賣成交255.37億元,同比下降12.39%,業務占比下滑至3.56%。從委托來源看,政府部門委托和其他機構委托占比96%,是無形資產拍賣最主要的業務來源。
機動車拍賣市場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拍賣專業市場規模逐步壯大,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性機動車拍賣企業不斷增多。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拍賣企業機動車成交額超過1000萬元的有149家,其中,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有21家。
2017年,全國機動車拍賣成交14694場,與上年基本持平;成交額130.4億元,同比下降10.25%。隨著公車改革進程漸入尾聲,全國機動車拍賣呈現出平穩發展勢頭。
農產品拍賣市場
2017年,全年舉辦農產品拍賣會1419場,創歷史新高;全年農產品拍賣成交額27.45億元,同比下滑30.37%;傭金總額1.09億元,傭金率3.97%;成交額雖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傭金絕對數額及傭金率均創造歷史最好水平。
從農產品拍賣業務一年來的發展情況看,2017年全國農產品拍賣成交額雖然較2016年出現了超過30%的大幅度下滑,但是傭金率和傭金絕對數額均較上年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這有力說明農產品拍賣以追求效率為中心的發展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拍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拍賣行業背景;中國拍賣行業運行環境;國內外拍賣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研;中國公物及其他拍賣市場調研;中國重點區域拍賣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