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優茶產值、產量雙增 茶葉內外銷市場將繼續回暖
名優茶產值、產量雙增,茶類結構持續優化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茶葉市場中,名優茶產量127.4萬噸,增幅6.8%;大宗茶產量133.5萬噸,增幅為7.0%。名優茶產值1427.8億元,增10.42%;大宗茶產值479.8億元,增幅23.3%。名優茶與大宗茶產量占比分別為49%和51%,產值占比分別為75%和25%,名優茶占比均有所增加。
國內茶業市場中,茶類結構持續優化。2017年,綠茶占總產量的比重繼續下調,降至61.0%;黑茶、白茶等品類占比繼續上升。同時,柑普茶、柑紅茶、花草茶等特色產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飲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增加。
綠茶仍是內銷、外銷主力品類,內銷市場消費升級、營銷模式異化,外銷市場較為集中
2017年,國內茶葉年消費量超過190萬噸,市場銷售額達到2353億元,增幅9.54%。分析認為,高檔茶價格平穩、銷量略減,中低檔茶的價格差距繼續縮小,價格略升、銷量穩增等原因使得茶葉銷售額增幅超過消費量增長。
細分品類來看,內銷市場中茶葉產品結構微調,但格局依然穩定,綠茶仍是主導茶類,黑、紅、白茶增速較快。
同時,茶葉內銷市場出現新群體年輕化、消費升級的特點。2017年,我國茶葉消費群體繼續保持增長,測算達4.9億,主要消費人群也從“中老年男性為主”向各類人群擴散。此外,營銷模式異化也是茶葉市場新熱點。2017年,網紅經濟催動新式茶飲異軍突起;精準定位市場與目標客群催生極簡主義,運用現代營銷理念重構茶業資源;“工匠精神”成為消費者心目中高品質的直觀象征;社交電商的興起更易使消費者融入度提升,形成“一對一”互動式服務。
綠茶仍然是外銷市場中的主力。2017年,綠茶出口量占所有品類的83%,同時紅茶、花茶出口量也有較大的幅度提升。2017年,我國茶葉出口至12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超過萬噸的國家和地區有12個,占全年出口總量的64.8%。
質量、效益、安全水平提升,內外銷市場繼續回暖,茶葉市場創新發展
行業相關協會分析指出,2018年,中國茶葉市場將有以下方面的提升和發展。
質量效益產能提高。茶葉總產量繼續小幅微升,預計2018年全國茶葉總產量在270-280萬噸;農業產值預計可達2000億元。名優茶產量繼續回調,名優茶產值增幅較上年有明顯增加。
食品安全繼續提升。迎合綠色優質的市場消費趨勢,茶葉產品的品質將繼續向好發展。預計2018年及今后一段時期,茶葉質量安全形勢仍將保持平穩提升態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內銷市場重拾升勢。高中低檔茶產品結構調整到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產品、定制產品繼續增多;品牌打造成為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實體店+互聯網轉型新零售后出現轉機,終端消費主要模式從茶葉連鎖店向現代茶飲店轉變。
外銷重新恢復常態。由于中國茶葉出口市場仍以傳統市場為主,雖然對“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口量有所增加,但考慮到成本因素;預計2018年之后,總出口量將回歸33萬噸左右水平,出口額重回在14-15億美元區間。
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在質量安全總體平穩的形勢下,中國茶產業將以茶葉產業供應鏈升級為依托,以“鄉村振興”和“打造中國茶葉品牌年”為主線,通過資源整合跨界融通,共享合作。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茶葉種植與加工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茶葉種植與加工行業發展環境;國內外茶葉種植與加工行業發展狀況;茶葉種植與加工行業細分市場情況;重點省份茶葉種植與加工情況;茶葉種植與加工行業重點...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