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鋰電池回收市場分析 潛在規模在百億級別【組圖】
鋰電池回收的必要性
鋰電池在結束其使用周期以后,需要進行回收處理,主要出于對環保性和經濟性的考慮。鋰電池里面通常含有較多有害物質,Ni、Co、磷化物生態毒性得分超過1000,被認為是高危物質。如果廢舊鋰離子電池采取普通的垃圾處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燒、堆肥等),其中的鈷、鎳、鋰、錳等金屬以及無機、有機化合物必將對大氣、水、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除了環保方面的考量,電池材料回收具備多重經濟價值,包括能量價值再挖掘和材料再生價值。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例,雖然其中不包含鈷、鎳等高價的稀有金屬,但廢舊電池中的鋰含量達到1.10%,顯著高于我國開發利用的鋰礦(鋰礦山中Li2O平均品位為0.8-1.4%,對應到鋰含量僅0.4-0.7%)。我國雖然鋰礦資源豐富,但是因為幅員遼闊以及開采難度等原因導致產出較少,鋰資源供給有限,90%以上的需求都依賴進口。
總的來說,廢舊鋰電池環境危害大,但回收價值高,所含金屬元素多為我國較為稀缺、進口依賴較高的金屬資源。同時對于企業來說,廢舊鋰電的回收也蘊含著商機,經過有效的回收處理,能夠為電池生產商約大量的生產成本,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
鋰電池回收的政策環境
在電動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的時期內,特別是2012-2018年間,國家層面陸續出臺諸多電池回收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明確整車廠需作為回收的責任主體,并聯合電池廠、再生廠共建回收體系。
總體來看,政府是新能源汽車回收行業的最大支持者,自2015年以來密集出臺多種政策扶持行業健康發展,地方也相應出臺補貼和稅收優惠。
在國家標準方面,消費鋰電池的諸多回收體系從2005年已經開始建立,動力電池標準在2017年陸續出臺,其中包括了余能檢測、拆解規范和編碼規則。
鋰電池回收的潛在市場
1990年索尼公司推出第一款鋰離子電池—鈷酸鋰電池,標志著鋰電池正式進入市場。因其工作電壓高(3.7V)、能量密度大(175W•h/kg)、壽命長及環保性佳等優點,大量應用于消費電子類產品,如筆記本電腦、手機、攝錄影機、數字相機、游戲機等。
經過電子產品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消費類(3C)鋰電池的年產量已經超過50Gwh。另一方面,近幾年,隨著鋰電池逐步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我國動力電池的年產量增速迅速攀升,從2014年的大約4Gwh擴張至2017年的4Gwh,三年的時間呈現十倍的增長。體量已經與消費類電池相當,使得鋰離子電池的增速遠遠高于其他電池品種。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協會的統計,2016年電池類別中鋰離子電池實現42%的高增速,而物聯網和智能芯片的發展使得鋰一次電池也有超過10%的增速,其余類別大多(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鋅錳電池)呈現縮量趨勢。因此,鋰電池已經進入加速放量時期,回收市場未來也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鋰電池作為化學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器件,內部一直發生著相對可逆的化學反應,而負極與電解液之間的副反應則是其循環壽命的主要限制因素。通常消費類電池有類電池有3-6年的生命周期,根據用電器的功能和更換頻率,一般報廢周期在5年左右。動力鋰電池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它的壽命主要由充電頻率決定。運營車輛如網約車、出租車、公交車,通常充電頻次為7次/周,而私家車通常在1次/周,總體考慮,動力電池的生命周期也在5年左右。以此估算,預計到2025年,鋰電池報廢量將達到150Gwh,鋰電池回收潛在市場至少在百億級別,未來發展前景大好。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動汽車用電機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動汽車用電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