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休閑鹵制品現狀分析:鹵制品發展速度加快,寡頭壟斷初顯
2018年.我國鹵制品發展迅速,上游供給旺盛,原材料肉類產量較去年有較大幅度上升;下游由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從而使得下游需求旺盛;在兩者共同催化下,鹵制品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張,市場集中度提升。
一、上游供給旺盛,肉類總產量不斷提升
鹵制品是以家禽、家畜的肉和內臟及野味、部分水產品、蔬菜為主要原料,放入調制而鹵制出的休閑食品。上游主要依賴于各種肉類的供應。通過加工主要形成休閑食品、餐飲消費品等消費。而鹵制品行業的上游產業則主要包括畜禽養殖業、蔬菜種植業及水產品養殖業等。
作為鹵制品行業上游供應源頭,近年來畜禽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促進肉類產量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肉類總產量9114.61萬噸,較2016年有所上升。
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提升,下游需求強勁
鹵制品行業的下游是消費市場,休閑鹵制食品最終銷售給廣大消費者,主要目標市場包括休閑食品市場、餐飲消費市場、情景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休閑鹵制食品消費有著較大的市場空間。中國家庭收入持續增加提升中國市民的購買力及生活水平,并讓他們增加可支配開支,特別是閑暇活動。因此,主要在各種閑暇場合食用的休閑食品在中國迅速增長,例如鹵制品。
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集中度加劇
近幾年,在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及消費觀念轉變的影響下,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鹵制品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產品類別,在需求不斷增加的促進下,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同時,在市場消費潛力不斷提升的影響下,國內以周黑鴨、絕味和煌上煌等為代表的鹵制品生產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1、行業景氣,市場規模不斷擴張
鹵制品在我國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因其獨特的香味及味道,廣受中國人的喜愛。自上世紀90 年代以來,鹵制品行業逐步擺脫了路邊作坊式的經營方式,轉而向品牌化、生產自動化,標準化發展。在休閑食品市場增長的過程中,鹵制品也由傳統餐桌食品轉變為休閑食品(主要為休閑消費而定制),整個行業體量逐步擴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消費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休閑鹵制品市場零售額由2011 年的457.9 億元增長為2017 年的919.1 億元,增長速度較快。2018年測算約為1155.5億元。
2、行業逐漸走向成熟,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提升
由于市場規模在快速擴張,行業內企業的競爭也日漸激烈。從鹵制品行業的整體市場情況看,我國休閑鹵制品行業的集中度較低,原因在于:
1)休閑鹵制品生產企業有上萬家,作坊式仍然是行業內的主要經營模式;
2)我國地域廣闊,風味多樣,能達到規模以上生產水平的企業數量較少。
鹵制品行業企業廣受詬病的一個問題是同質化。實際上,盡管禽類產品是龍頭企業普遍被人熟知的核心單品之一,但在產品策略、經營策略、定價策略等方面各企業間不盡相同。差異化的競爭策略使得龍頭企業面對的消費者層級、區域皆有所區別。在一段時期之內,龍頭企業皆能共生于市場,他們的成長更多來源于休閑鹵制品市場自身的壯大而非彼此之間的競爭。2017 年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三家上市公司按照零售額統計市場份額合計僅為11.03%,龍頭企業絕味食品市場份額僅為4.91%。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行業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國內優秀的休閑食品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行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在休閑食品行業發展大環境中,互...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