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次被確立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特殊定位 十張圖告訴你哪些產業將迎來重大機遇!
2018年5月,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明確了廣東自貿試驗區“兩區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即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這是廣東首次在國務院文件中確立了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的特殊定位。這一定位將為哪些行業帶來發展機遇?前瞻產業研究院帶你深入解讀。
2017年:廣東自貿試驗區貿易、金融、航運產業已出現顯著增勢
2017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在貿易、航運、金融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就:貿易便利化指數為102.33,整體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提高;航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發展指數達180.41;跨境金融保持較快增長,指數達到6376。
圖表1:2017年度廣東自貿試驗區貿易、航運及跨境金融取得成就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廣東自貿區:三個切入口對接國務院《深改方案》的指導,迎來產業機遇
在2018年5月下旬發布的《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中,國務院在創新合作、擴大市場準入、國際貿易方式創新以及金融業等方面分別做出了指導。
圖表2:2018年5月《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要點內容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的來看,為培養“國際航運樞紐”和“國際貿易中心”,《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著重強調了技術貿易、專業服務、跨境貿易與電商等行業的發展方向。對于整個《方案》的指導,廣東自貿試驗區將從標準規則、機制體制、開放程度等三方面入手,來抓住這些產業機遇。
圖表3:廣東自貿試驗區針對新定位的工作切入口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機遇——跨境電商
2017年,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總額達441.9億元同比增加98%;而全國范圍內,海關驗放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總額為902.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0.6%。廣東省近三年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幅逐漸縮減,但一直保持全國首位的規模;2017年廣東省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占全國的40%以上。
圖表4:廣東省2015-2017年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速及2017年全國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機遇——航運
南沙港為廣東自貿試驗區中航運產業的佼佼者。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航運金融業市場前瞻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南沙港已初步形成交易平臺、產業基金和航運保險“三位一體”的航運金融服務體系,帶動對應指標上檔升級,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服務功能最完善的船舶交易服務平臺。
圖表5:截至2017年底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港建設成果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機遇——跨境金融
廣東省自貿區跨境金融創新不斷推進,取得了一批具有開創性、實效性的金融改革創新成果。成立運行三年以來,人民幣一直是區內跨境資金往來的主要結算貨幣。數據顯示,從2015年4月21日至2018年3月末,南沙、橫琴片區共辦理跨境人民幣收支6832.92億元。
在跨境人民幣創新方面,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已成功完成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允許符合條件的廣東省內企業從港澳金融機構借入人民幣貸款,用于支持廣東自貿區三個片區的重點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截至2018年3月末,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新區共有58家企業辦理了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匯入貸款金額60.44億元;在試點成熟的基礎上,該業務已于2017年初推廣復制到全國,境內企業可以開展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進行跨境融資。
在自貿區內企業集團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上,截至2018年3月末,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新區已備案27個人民幣資金池,累計收付620.90億元;在創新推出粵港跨境結算工具方面,粵港電子支票聯合結算被列為廣東自貿區第三批可復制推廣經驗,于2017年3月起在廣東省全面推廣。
同時,廣州和珠海進行跨境人民幣繳稅試點,并于2017年末要求全省國庫規范業務流程,截至2018年3月,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分別為境外公司辦理跨境人民幣繳稅業務9825萬元、835.65萬元。跨境人民幣繳稅現已被列為廣東自貿區第四批可復制推廣經驗,于2018年1月起在全省推廣。
圖表6:截至2018年3月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新區跨境金融建設成果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一段時期,在人民銀行總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指導下,廣東自貿區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提升跨境投融資及貿易便利化水平,深化與商事登記制度相配套的支付結算管理改革,推動金融總部和重大平臺集聚,促進自身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聯動發展。
產業機遇——區塊鏈
廣東省已頗具前瞻性地布局了區塊鏈。2017年7月,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宣布正式成立,這是廣東省首家正式注冊成立的區塊鏈協會;2017年12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正式發布,從適用范圍、培育、成長、平臺、應用、技術、金融、活動等多環節對區塊鏈企業或機構進行重點政策扶持。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會員已超過100家,其中新設立區塊鏈企業38家,同時10多項區塊鏈應用場景項目落地啟動。
2018年4月9日,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是發布了《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九章題目即為前瞻布局區塊鏈,其中明確指出:加快研究共識算法、非對稱加密、容錯機制、分布式存儲等區塊鏈關鍵技術,支持發展高并發、高吞吐、低延遲、高可靠性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大力發展BaaS(區塊鏈即服務),推動區塊鏈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的融合創新。積極拓展區塊鏈應用場景,加強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商貿、政務、民生、智能制造、物流、能源等重點行業的應用;推動區塊鏈在市場行業主體中的應用,加快企業聯盟鏈、私有鏈的發展。建立健全基于區塊鏈的監管體系,加強對供應鏈、金融、數字資產等領域的風險管控;加快區塊鏈應用標準體系建設,構建區塊鏈發展的良好生態。2018年5月18日,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集聚基地及孵化中心宣布正式啟動,并聯合南海區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二期同步,這是來自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等一批“區塊鏈+”項目,選址廣東,并且與廣東金融高新區簽約,實現廣東“區塊鏈+“新概念。
圖表7:廣東省區塊鏈建設大事概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5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發布了《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中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區塊鏈公司數量達456家,其中廣東以71家公司占比16%,位列第三,超出第四名浙江省一倍,次于北京和上海。
圖表8:截至2018年3月底廣東省與其他地區區塊鏈企業數量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預計,到2020年,廣東省將實現全省區塊鏈總產值超過200億元,引進培育相關企業超過200家;到2025年,全省區塊鏈總產值超過500億元,建立3-5個區塊鏈創新基地平臺,形成20家左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塊鏈龍頭企業。
圖表9:2020-2025年廣東省區塊鏈前景預測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機遇——安防
《深改方案》對各個產業的指導,在需求端將拉動安防產業的發展。安防行業已經成為社會公共安全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安防行業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興起,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社會對安全的要求和認識也越發深入。據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預測,未來5-10年將是中國安防行業“成長期的高級階段”。據調查統計,在廣東、北京、浙江、上海等22個省市的未上市安防行業企業中,廣東是全國安防創業企業數量分布最多的地區,企業數量為100,北京安防行業企業數量僅為廣東省企業數量的一半,位居第二,可見安防產業在廣東省內有著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在自貿試驗區深改的機遇下,將迎來更深入、高階的發展期。
圖表10:2018年初廣東省內未上市安防企業數量與其他地區對比(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航運金融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航運金融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航運金融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