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省要退出6000余萬噸煤炭產能 中國煤炭行業去產能加速
2018年九省要退出6000余萬噸煤炭產能
近期,多省份相繼公布了2018年去煤炭產能的目標,九大省份2018年要退出的煤炭產能合計6000余萬噸。
2018年1月19日,山東省煤炭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山東省全年關退計劃內煤礦5處,退出產能351萬噸,完成省政府煤炭去產能任務安排,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全省煤炭企業個數由2010年的131個減少到78個,企業平均規模由130萬噸提高到217萬噸,產業集中度明顯增強。2018年,山東省將繼續推進煤炭過剩與落后產能退出,全省計劃關退煤礦10處,退出產能規模465萬噸。
2018年1月24日,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內蒙古退出810萬噸煤炭產能;2018年,內蒙古計劃退出煤炭產能405萬噸。早前,內蒙古經信委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7年-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區煤礦數量控制在550處以內、產能13億噸左右,安全高效產能占比達到90%。《計劃》強調,要堅決執行國家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政策,2018年前原則上停止煤礦擴能技改和產能核增項目審批,原則上停止新建煤礦項目。
此外,山西省計劃2018年退出煤炭產能2300萬噸;河北省2018年計劃淘汰煤炭產能1062萬噸;貴州省2018年計劃淘汰落后煤炭產能1000萬噸;安徽省2018年將退出煤炭過剩產能690萬噸;甘肅省2018年將退出煤炭產能471萬噸;云南省2018年力爭再退出煤炭產能58萬噸等等。
圖表1:2018年中國部分省份去煤炭產能目標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助推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2016年2月1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
為加快推進煤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煤炭工業轉型發展,建設集約、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煤炭工業體系,2016年1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8億噸/年左右,通過減量置換和優化布局增加先進產能5億噸/年左右,到2020年,煤炭產量39億噸。
《規劃》強調,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
《規劃》明確,要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加快依法關閉退出落后小煤礦,以及與保護區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域重疊、安全事故多發、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工藝的煤礦。
圖表2:《規劃》——“十三五”目標(單位:億噸,億噸/年)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煤炭行業去產能加速
2016年,我國煤炭產量持續下降,全年產量34.1億噸,比2015年下降9.0%,這是自2013年煤炭產量達到39.7億噸后,連續第三年下降。
2017年,煤炭產量34.5億噸,同比增長3.2%。因隨著中國經濟表現遠強于預期,工廠的煤炭需求旺盛。此外,由于天然氣短缺,中國政府放松了北部家庭冬季燃煤限制,礦企增加煤炭產量以滿足新增需求。
圖表3:2011-2017年中國煤炭生產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噸,%)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成效顯著。2016年,我國退出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2017年,退出煤炭產能為1.83億噸。這樣測算的話,我國退出煤炭產能至少已經達到了4.73億噸。據此預測,“十三五”煤炭去產能任務,有望在2018年提前完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