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車輪抵工資,共享單車還能撐多久?
自2017年8月以來,酷騎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資金鏈的斷裂使得酷騎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再加上負面消息頻繁爆出、信譽的坍塌以及用戶不間斷的退押金,酷騎已然寸步難行,無法度過這個“寒冬”。
12月14日,酷騎單車發布消息停止運營的消息??梢哉f酷騎已經是走投無路了,除了不退還用戶押金外,還哄騙其員工簽下離職合同,但無法結清拖欠的工資,心灰意冷的員工打算拆賣車輪等單車零件來抵工資,令人唏噓不已!
共享單車迎來倒閉潮
酷騎的艱難處境實際是如今共享單車市場的一個寫照,并非只有酷騎運營不善,還有曾經號稱“最好騎的小藍單車”也逃不出資金運轉困難的魔爪,10月30日,小藍單車因押金難退被不間斷投訴,一時間全國投訴量達到2810件,位居投訴榜第一名,更有小藍單車員工傳出消息說,小藍單車宣布解散并將繼續拖欠員工工資至2018年2月10號,消息一出,申請退押金的用戶數量激增,使得小藍單車的處境更見艱難,外界也都猜測其將倒閉。果不其然,2017年11月16日,小藍單車CEO李剛的道歉信來了,還伴隨著小藍單車被拜客出行收購的信息,至此,小藍單車的“生命”終結。
當然,共享單車中不僅僅只有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倒閉,還有悟空單車、3Vbike、小鹿單車、町町單車等被共享單車市場淘汰出局,這些共享單車倒閉共同原因都繞不開資金運作不靈,然而周轉不靈又與共享單車企業自身的運作有著很大的關系,要兼顧好資金、市場占有率以及用戶體驗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比量,更重要的是比拼精細化運營。
圖表1:2017年共享單車倒閉潮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商業模式:共享單車企業盈利方式趨同
共享單車商業原理:手機APP、共享單車服務器以及GPS的共同助力
說到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營,就繞不開其商業模式,共享單車的出現也是給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商業模式較為新穎,主要是通過手機APP、共享單車服務器以及GPS共同來實現的。共享單車企業通過募集資金,采用自主或半自主研發,大批量地生產統一標準的單車,如復制黏貼般的統一造型,再把這些單車有選擇地投放在重點城市,提供便民服務。
其中,共享單車的智能鎖以及手機客戶端的相互聯合,很好地解決了異地還車的難題,并以收取用戶押金和租金的方式來維系企業的運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因重金打造共享車造成的資金短缺。更重要的是,共享單車不僅方便了用戶的日常出行,也為共享單車企業自身的平臺積攢了海量的用戶群體,為之后利用平臺流量開拓其他生活服務領域奠定了基礎,未來流量的變現將會助力共享單車企業的快速發展,進而推動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
圖表2:共享單車運作原理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共享單車盈利模式:押金模式仍為首要模式,未來將往多元化發展
說完共享單車的商業原理,就來說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相比于傳統共享經濟模式,共享單車行業既占據了供給方又占據了平臺方,因而其盈利模式既采納了傳統租賃行業盈利模式,也吸收了平臺盈利模式的特性。在現階段,共享單車企業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其押金模式,其次就是租金收益、后端價值開發、大數據挖掘應用等。
其中押金收入是共享單車企業的收入大頭,以摩拜單車為例,其押金為299元,保守估計10人共享一輛單車,則押金收入為2990元,并需要用戶手動退押金,退款周期大概在2-7天左右,共享單車企業就有空間去利用這筆押金去投資收益。
未來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將逐漸多元化,除了押金租金收入外,還可以在大數據以及廣告領域上發力,把流量變現,此外在海量用戶的基礎上,共享單車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平臺整合生活服務,建立自身的生態體系為用戶提供更多便民服務,不僅用戶受益,企業自身也能獲得相應的資金收入。
圖表3:共享單車盈利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消協三度發聲要“預凍結”押金,共享單車還能撐多久?
然而,隨著押金??顚S靡约靶袠I監管的完善與規范化,押金收入模式逐漸受到嚴峻挑戰。12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公告稱,對于押金,應采取“預授權”凍結制度,防止押金流入企業資金賬戶,這已是中消協第三次對共享單車押金事宜發聲。
這對共享單車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2017年一樁又一樁的共享單車企業倒閉事件使得行業的寒冬提前來臨,如今本是收入大頭的押金收入也將不復存在了,那么共享單車還能撐多久?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如今就定共享單車的死局還言之尚早,共享單車行業倒閉潮的出現,實際上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當一個行業發展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必定會進入洗牌階段,摩拜單車以及Ofo單車等巨頭共享單車企業的優勢逐漸凸顯,而中小企業的盈利空間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很多單車企業只是以共享為噱頭來吸引資本的投入罷了,但隨著投資者逐漸趨于理性,投資變得謹慎,一些共享單車企業融不到新的資金,使得資金鏈斷裂,出局是意料之中的。優勝劣汰,加速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使得該行業逐步往理性、成熟的方向發展。
而對押金的管制逐漸規范,一方面是保障了用戶的利益,另一方面則加速了共享單車盈利模式的多元化發展,使得共享單車企業把盈利目光投向更多的領域,比如廣告收入、大數據的挖掘、流量變現等。若共享單車企業想要生存下來,就要改變過去的那種一昧重資產模式,而是要從用戶需求出發,提供一套最優的出行方案,比如附加旅行方案、商務出行方案等,進一步完善用戶體驗。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共享單車行業的洗牌將繼續加速,摩拜與ofo極有可能合并,不再斗得你死我活,而是共同建立一套完善的出行方案,并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引領著共享單車行業往標準化、高效化、成熟化發展,行業得以生存下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