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兩起電梯事故 中國電梯質量和維護保養面臨大考
2017年8月底,全國接連發生兩起電梯事故。8月25日,哈爾濱一小區內的電梯突發故障停下,一男子嘗試從電梯空隙中爬出,不慎從縫隙中直接墜落到電梯井底部,當場身亡。26日,深圳地鐵一名女乘客準備走向扶手電梯時,由于地面集水井蓋松動,瞬間掉入集水井中,最后在路過行人幫助下被救出。近年來,電梯故障引發的事故傷亡時有發生,因此電梯質量和維護保養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
電梯維護保養不可兒戲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每年電梯事故發生起數都在42起以上,2014年更是到達了95起之多;2013年以來,每年電梯事故導致的死亡人數均在40人以上。2016年,全國共發生電梯事故48起,死亡41人,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均較2015年有明顯下降。
圖表1:2009-2016年全國電梯事故發生情況(單位:起,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梯使用頻繁,設備缺乏調整潤滑容易產生磨損和老化,電梯維保不到位是導致電梯故障和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在2016年發生的48起電梯事故中,有13起是由于電梯安全附件或保護裝置失靈等設備原因所致,所占比重達到31.71%。電梯維護保養成為預防電梯事故發生的關鍵環節。
圖表2:2016年全國電梯事故發生原因情況(單位:起,%)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梯維護市場需求巨大
電梯維護作為電梯運行中的重要一環,市場需求巨大。截至2016年底,我國電梯總量達到493.69萬臺,占世界總保有量的三分之一,比10年前增長了5倍。其中上海在用電梯已突破22萬臺,成為全球在用電梯最多的城市已經10年有余。在現有的490多萬臺電梯中,服務時間為1-5年的電梯數量最多,占比達到63%;其次是6-10年,占比28%;11-15年的占比為9%。按國內電梯維護保養成本6000元/臺保守估算,我國電梯的年維修產值達到296.21億元。
圖表3:2016年全國現役電梯服務時間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科技助力行業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梯的運行安全監測開始借助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將安裝在電梯上的傳感器與云端系統相連接,及時的獲取到電梯的狀態,從而更好地對電梯進行監控、維護,也讓其壽命歷程變得更加公開透明。
早在2010年,杭州市就在全國率先成立96333電梯應急指揮中心,專門應對突發的電梯事故。一旦裝有運行狀態監控和自動報警系統的電梯運行出現問題,會自動向后方平臺報警求助。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2017年以來,全國各大城市電梯智慧監管系統相繼取得進展。作為在役電梯最多的城市,上海目前正在建設電梯行業人力資源信用信息平臺,已錄入全市276家電梯整機、配件、安裝維保企業及3000多名電梯維保安裝人員的相關信息,將用信用體系約束電梯相關企業尤其是維保單位,以及電梯維保行業的從業人員。并且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科技手段被用于電梯的監管。2017年,將建成上海市電梯應急處置公共服務平臺并投入運行,實現救援服務到位、網絡覆蓋全市;到2018年,將建成上海智慧電梯管理服務平臺并逐步構筑安全管理鏈,納入平臺化管理的電梯將在5萬臺以上;到2020年,將建成上海電梯大數據中心并初步形成智慧電梯網,納入平臺化管理的電梯將在15萬臺以上。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在政府的引導下,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電梯生產、維護產業的對接和推廣應用將是未來電梯企業角逐的重點。
圖表4:全國各大城市電梯智慧監管建設進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梯維修保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梯維修保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梯維修...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